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我谋洪荒> 第九章 鬼谷教徒,阐截入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鬼谷教徒,阐截入世(2 / 2)

鬼谷子识破了庞涓袖里的花,对他说“此花叫马兜铃,一开十二朵,也就是你荣华富贵的年份;花先前被你抛弃,被鬼谷太阳照晒已枯萎,‘鬼’旁着‘委’是魏,你必出仕于魏国。你刚才有欺人之心,要戒之。送你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卒’,好自为之”。

庞涓来到魏国,由相国王错引见于魏惠王,正值庖丁为惠王上“蒸羊羔”的菜肴,惠王大加赞赏庞涓,封他为元帅职,应验了“遇羊而荣”。

后来,庞涓中了孙膑的埋伏,死在马陵道,也应验了“遇马而卒”。

孙膑要告别师傅,鬼谷子也让他去摘一朵花来。

时九月季节,更无山花,孙膑顺手把花瓶中的**递给师傅,鬼谷子说“此花久在瓶中,已经残缺,你有残疾之难;但它久经风寒,并且长期供人观赏,你并无大碍,而终究功成名就。我给你一个锦囊,危机时刻再打开”。

孙膑原来叫孙宾,鬼谷子把他改为孙膑,预示了他腿残的前兆,也是天意。孙膑到魏国,庞涓担心其本领远不如孙膑,而使计加害于孙膑,断孙膑二膝盖骨,孙膑为了活命,打开锦囊,乃是“诈疯癫”,他于是装疯,躲过了庞涓的猜忌,回到齐国,最终成就了他的功名。

苏秦、张仪见二位师兄都下山了,也执意要走。

鬼谷子为二人预言道“苏秦先吉后凶,张仪先凶后吉,我看出孙、庞二人,势不相容,有互为撕杀之苦;你二人应该互相推让,各成名誉,以融同学之情。”。

后来,苏秦为赵国相位,“合纵抗秦”,并兼六国相印,威风八面。但好景不长,其“合纵”即刻瓦解,苏秦死于齐闵王车裂极刑。张仪受苏秦“提携”,做了秦国大夫,而当苏秦死后,立刻推行他的“连横”术,使苏秦的合纵坦荡无存。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

就在鬼谷子门下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出走之后,天上一磅礴的功德金光降下,此乃奖励鬼谷子为人族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今百家争鸣,各门各派都为了自家传下思想文化,只为能够求得君王重视,在人间广为流传,独尊人界。只有这鬼谷子一人传下凡人之道,教导凡人耕作、工匠、渔猎等有助底层百姓以及于人族展的东西。所以此等功德被鬼谷子一人所得而去。

鬼谷子见天降功德,面目一变,竟然成了一二十好几的年轻模样,与此同时,一青莲欢快的从他额头之上飞了出来,接着,青莲将功德给吸收进去,本体逐渐涨大,现出一青袍居士,此人一出,高兴而言:“青莲拜见逍遥本尊!”

原来,鬼谷子就是逍遥所化的啊!逍遥此次之所以化身鬼谷子不但是要传下自己的学说,也有意借此谋求功德,让三尸之一青莲能够早日出世。

见青莲出世,逍遥一笑,接着又把青莲给收回本体,飞身而去。

于此同时,人间也接连出了不少大事。

孔宣受通天所托,下界传道,在人间悟出了墨家大道。

由于受到了截教封神之劫失败的影响,墨家变成了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地学派,孔宣以“默”为“墨”,化身成墨家子墨翟。

墨家学派崇尚"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思想。

"兼爱"者,博爱也,将父慈、子孝等对待亲人的爱扩展到对陌生人身上。孔宣主张爱不应有亲疏、上下、贵贱、等级的分别。他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由於人不相爱。这也是截教门下的一贯传统,不论是人是妖,在截教中都没有太大的身份差别。

"非攻"者,反对一切侵略战争。

"尚贤"者,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者,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同时墨翟反对奢侈的生活,主张节俭,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思想,提出命运不能主宰人地富贵贫贱,强调只要透过后天的努力就可以改变。为了求福避祸,他又主张“尊天”、“事鬼”。

如果说儒家代表一些有学识、有思想地上层或中层阶级,而墨家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那么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正是因为墨家的观点贴近劳苦大众,所以也是深得广大下层百姓的拥戴,众人尊称墨翟为"墨子"。墨家学说迅展起来,一度声势还在孔丘的儒家之上。

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战国时期两大显学,显学者,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也。

截教墨家出世,而他的老对头阐教也有两大学说问世。

那阐教云中子一分身在元始天尊的相助之下转世为邹衍,竟大异寻常,传下了与阐教毫不相关的阴阳家一脉学说。

阴阳家乃是综合阴阳五行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观改造为“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邹衍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按照邹衍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在政治伦理上,邹衍认为“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赞成儒家仁义学说。同时强调“因阴阳之大顺”,包含若干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

不仅如此,阐教的广成子游历人间,在人间借用惠子之名创立了名家学术,名家之说也跟阐教思想也完全搭不上边,

名家是以提倡循名责实为学说的流派,提倡“正名实”,正是“正彼此之是非,使名实相符”。大乱期间,局势动荡、混乱,很多礼法名存实亡。名家由此崛起,强调事物应该“名乎其实”,藉以令天下一切事情走上正确的轨道。

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被其他各家一致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那云中子以及广成子二人在人间所传的学说令人生疑,不管是阴阳家还是名家,一点都跟阐教元始天尊的思想学术沾不上关系,天地间那些大神通者心中暗暗纳闷,不知道这元始到底在搞什么鬼,难道要改换门庭?从此阐教教义天改头换面?

除了以上这三家之外,还有一些学说相继面世。

张仪苏秦下山之后,使得纵横家一脉正是出现在世人面前。

所谓的纵横家,“纵”指合纵,横指连横。合纵便是联合弱小,集中力量对付强敌,所谓连横,指弱国分别与强国结盟的策略。纵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纵横家的意思就是说只要能精通了这一家的学说,虽天下之大,也处处可去。鬼谷子,创这一学说的大家,再一次名扬天下。

巫族中靠着后天努力跻身为祖巫的刑天化身孙武创下兵家,而他本人也当之无愧的被称之为“战神”。

兵家者,专门研究战争。如何从大局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将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本。

妖族四分五裂,但也屡有动作。

巫妖大战之后残存的妖圣在女娲的嘱托下在人族中传下了农家、医家二脉,虽名声不显,但对天下百姓大有裨益,因此也得到了不小的功德。

至此,百家争鸣的所有主要流派已经现世,但其中却有一家学说还未出世。

它是哪家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