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我谋洪荒> 第二十五章 洪水滔天,求救无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洪水滔天,求救无门(2 / 2)

却说被废地朱丹只得痛苦地回到人族找尧帝哭诉去了。当然他不会说他是如何狂妄地。只说东海三太子如何不是。被废了地事也没说,只说被羞辱了一番。可是他刚说完,这龙族使者便来了。使者带来了龙王的亲笔信,将朱丹数落的一无是处,接着又代表四海宣布从此与人族互不来往。

帝尧一听,得知这朱丹品行傲慢自大,行事鲁莽,犯错之后又满口胡言,妄想掩人耳目,对儿子朱丹彻底的失望了。于是他终于将心里头的最后一丝期望给断了,将心目中的人皇之选定在舜的身上。

帝尧过后对着众臣道:“四海龙王与我人族闹翻,不愿意相助。却是如何是好?”

又一个大臣道:“玉帝乃三界共主,想当初轩辕圣皇在位之时屡次相助人族,我看我们不如向玉帝祷告。只要玉帝下旨,四海龙王非得来帮助我人族平了水患不可。”

帝尧觉得有道理。于是准备了些牲口水果香火。摆下祭堂。带领着手下文武大臣苦苦地哀告玉帝。祈求他命令四海龙王斥退洪水。把人族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人皇祭天这样的大事玉帝如何不知道,只是他跟王母商议道:“如今人皇求我帮忙退去大水你看该怎么办?”

王母道:“事有蹊跷,如此洪灾必是人为。我们还是等等先,看看谁跟人族过不去。要知道人族可是天命主角,敢下此毒手实力不可小视。”

“说得有理!”玉帝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人族自那颛顼登位之后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心上,毫无轩辕在位之时的虔诚。如今却是有了灾难才来求我们,我们不必理会,让他们受点教训以后才知道尊敬我们。”

王母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人族再这样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全的脱离我天庭的统治了,让大水将人族给淹死一部分,人族实力大损后却还得听我天庭的。我看你我装成只知道享乐,没有知道人族的事就是了。”

之后玉帝王母却是装成每天只顾自己在天庭中寻欢作乐,根本不把下方受害遭难的“蚁民”放在眼里,对于人族的苦苦哀号,毫不理会。人族却是叫天不应了。

不得不说,这时的玉帝王母两人真的很精明。妖族的行动十分隐秘,洪荒上连圣人都没有察觉,他们仅凭推断便能猜出洪灾背后有人搞鬼。

见龙族翻脸不认人,而天庭又装聋作哑、一声不吭,帝尧此时却是束手无策。想要求助阐截二教,两教也不搭理人家。

现在这两教可是看透了,当初帝尧想要借助他们稳固帝位,所以恭恭顺顺的。后来位置稳了,翅膀逐渐硬了,却是慢慢的挣脱他们的怀抱,想要独自高飞,把两教给撇在一边。现在帝尧遇上大麻烦了,该是让他好好受苦受罪,知道这神仙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最后,帝尧病倒了,一夜之间老了数十岁,眼看是命不久矣,而这时人族因为水灾的关系又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是此刻对他最好的描述。

于是帝尧在这种情况之下让舜代替自己摄行天子之政。舜虽有天子之权,而无天子之号。

尧召集众大臣,当面将人皇的权利移交给了舜。接着询问道:“如今无人管我人族,如此洪灾叫我等如何是好?”

众臣唯唯诺诺,接着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却是大臣泰山。他对着帝尧大胆说道:“陛下,龙族翻脸,天庭不管,阐截两教袖手旁观,但我人族上头可是还有人在啊,他就是我们人族圣父逍遥啊!只是,只是······。”

泰山话说到一半就再也开不了口了,只是他下面的话谁都听得懂。

当初轩辕蚩尤人皇之争,轩辕自始至终从未得到逍遥的认可,所以从他以后人族人皇对于圣父的祭拜再也没有过。但说到头来,逍遥还是凭借着往日的功绩在人族之中占了很大的地位,直到如今人族之中供奉最多的就是他,其他人的信仰加起来也没有他多。人族很多人对于历届人皇不敬圣父,不拜圣父的做法很是不满。

尧看着下面群臣的脸色,也知道他们的内心的想法,他是轩辕一脉的子孙,不好多加评价,只是现在要不要去向蓬莱岛求救呢?要知道他也从未祭拜过逍遥。

尧想了又想,举棋不定,但他看向了舜,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装出大喜的样子说道:“各位,其实我人族也是有能臣的。当初你们不是说圣皇轩辕陛下有一孙名鲧,此人本领不凡,想必治水亦是有道,定能平定此次水灾的。”

不过这时候四岳却是说道:“鲧本领不凡,尤其擅长治水,颛顼也曾多次派其治理黄河水患,多有成效,不过后来你的兄长挚继位后,挚怕鲧威胁到他的地位将鲧罢免了。此次洪水滔天,前所未有,鲧怕是有心无力啊!”

尧不悦的说:“不要说了,我的兄长不是这样嫉妒人才的人,否则不会传位给我了,而且我父亲当年传位给兄长却是也因为兄长的贤德。这个鲧我知道,他是因为治理黄河多年还没将黄河的水患除掉才被我兄长罢免的,你等却不可到处胡说坏了他的名声。不过这鲧确实是我族治水第一人,除了他还能有谁能够处理这次洪灾?你们马上公布天下,令他治理此次大水。”

蓬莱岛,逍遥站在崖边,独自一人看着大浪时起时伏,时有水花泼到他的衣裳,沾湿了身体他也没有在意。如今的他已经到了那种再也不能靠苦修来提升境界的地步,于是每天傍晚他都喜欢站在崖边独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逍遥感叹了一声,接着不远传来一声调侃:“老师什么时候这么多愁善感啦,是不是人老了总会胡思乱想?”

熊猫带着六耳来到了逍遥的身边,站在一边听从逍遥的命令。

逍遥听到熊猫的话也不以为意。他与熊猫的关系有时还真的是很糊涂,或者说两人之间是亦师亦友吧。

逍遥背对着两人又看了一会美景,稍后说道:“人族大劫已至,眼下各方袖手旁观,我确是不能坐视不理。六耳,你去助鲧治水。”

“老师,那我呢?”熊猫迫不及待的推荐了自己,这家伙在蓬莱已经待得不耐烦,正想找事练练筋骨。

“你?呵呵。”逍遥不理会熊猫,又对着六耳说道:“此次前途多舛,你自己要小心了。这是息壤,这是开山斧,你都拿去吧。”

说完六耳的手上多了两样东西,浑身宝气萦绕。

“对了,为师为你所炼的立于四海的四根定海神针去取出来。此次天下洪灾,需要重定水文,留着他们反而碍事,你看着办吧。”

“师傅,你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师弟,我看他办不来吧,还是由我熊猫陪着师弟,定能马到功成。”熊猫笑嘻嘻的说道,对着一旁略显焦虑的六耳眨眨眼。

六耳见状,立刻挠头,为难的说道:“师傅,这事真的是很难搞啊!”

逍遥一声好气,这群徒弟越来越没规矩了,于是不客气的说道:“哼,这是你的机缘,此行或许会让你有所突破,为师也是为你好啊!不过既然你嫌麻烦,这东西暂时借给你防身,以后你交给鲧的后人吧。快给我滚!”

逍遥又把一个鼎状法宝抛给六耳,只是这个鼎却是古朴异常,全身看不出什么异样,就像是个俗物。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最多就是有九条活灵活现的的龙雕刻在上,好像就是传说中的龙之九子。

不过熊猫这时可就两眼光。逍遥之宝必属精品,在他的手中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宝贝,这是熊猫跟了逍遥这么多年琢磨出来的道理。

六耳见逍遥说得这么绝,于是乖乖的向逍遥告别而去,留下熊猫一人待在那儿。

“老师,你留我要干嘛?”熊猫这时有点慌了。

别看熊猫他平时很放肆,实际上他最怕的人就是逍遥。眼看着逍遥留下他一人,笑眯眯的看着他,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你也会怕?呵呵,好好给我在里面待着去。”逍遥说完,取出一珠,混沌之色缭绕。他将熊猫摄入其中,熊猫呼天抢地的,突然间洪荒世界失去了他的印记。

逍遥笑了笑,嘴边喃喃自语的说道:“老师有老师的道,徒弟有徒弟的路,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往后就看你们怎么走了。”

接着逍遥又孤身一人待在崖边欣赏日出日落,云起云散,天地万物好像于他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了。

我觉得很有必要对三皇五帝的历史介绍一下,毕竟不是有很多人都了解这段故事。再者这一卷又是介绍三皇五帝的,没有对他们仔细描述怎么行呢?

请大家体谅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