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没多久,军阵中号角声响,湘军的进攻开始了。
驱赶着绳索串成的小队百姓向着庐州城方向前进,湘军的方式极为熟练。百姓们被绳索串成一串,只要有两串队伍稍有交叉,就会缠在一起动弹不得。湘军却把自己的队伍挡在百姓队伍之间,对着乱走的百姓连打带踹,湘军有效的维持了整体队列的秩序。
百姓被带到庐州城附近的时候尚且没有如何反抗,见到自己被驱赶向庐州城墙,又看到城墙上密布的太平军部队。百姓们慢下脚步,有些百姓因为害怕,甚至开始拒绝前进。面对队伍中不肯走的百姓,湘军士卒立刻挥刀将这些百姓脑袋砍下。若是有成队的百姓一起反抗,湘军刀枪齐下,百姓们成队的被杀死。
惊叫声,惨叫声,喝骂声,江忠源目瞪口呆的看着湘军如同砍瓜切菜般屠戮着百姓,很明显,百姓们也理解了湘军杀起人来不会有丝毫手软,在死亡的威胁下,百姓反倒是老实了。只要湘军拿起血淋淋的刀威吓一下,百姓至少也会暂时停下所有反抗,任由湘军驱使。
这个时代攻城的主要办法就是穴攻,挖地道到城下,在地穴里头放进去大量炸药,引爆这些炸药从下向上的炸开城墙,部队从缺口里头一拥而入。这原本是太平军先使用的战术,后来清军也学会了。同样,清军用来反制穴攻法的手段,太平军也学会了。反制手段之一就是在城外挖了深深的壕沟,挖向城内的地道不可能太深,只要壕沟够深,地道就会暴露在壕沟里头,无论是派兵进地道剿杀,或者干脆直接往壕沟里头注水,水淹地道,都能阻挡地道的挖掘。
湘军驱赶着近千百姓向庐州城外驻扎的这些太平军正面而去,到了近1oo步的距离,队伍面对着太平军的枪口,暂时停顿了一下。被湘军驱赶的百姓们接近太平军阵地的时候很想逃到自家人的地盘上,可他们被绳索捆在一起,就只能扯着嗓子对太平军的阵地上喊话。而对面的太平军中明显有人认出了这些百姓中的亲人,他们也扯着脖子喊起来。江忠源当然听不清楚他们在喊什么,估计着无外乎是让自家亲属赶紧挣脱绳索的捆绑,逃到太平军那边。
就在此时,湘军先把一部分百姓的绳索割断,驱赶着他们跑在队伍最前面。这些百姓被放开之后,几乎是本能的想摆脱背后的湘军。他们争先恐后的向着面前太平军城外的阵地跑去。一边跑,他们还一边扯着喉咙喊起来。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在这些百姓组成的人墙之后,湘军的部队也跟着行动起来。他们继续驱赶着尚且串成一串的百姓跟在这些百姓背后,湘军的部队和百姓们混在一起,城头高处的太平军自然无法瞄准,而正面的太平军即便是开枪,先打中的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湘军。充分利用百姓的形成的障壁,湘军向着太平军的阵地不停压过去。
江忠源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还有如此攻城之法,更没想到湘军能够把这种利用别人亲属“打头阵”的办法使用的如此纯熟。
湘军对面的太平军明显对此也是第一次见到,人潮逼近城外阵地不足2o步的时候,太平军依旧没有开枪。湘军看到前列目的已经达成,指挥的旗幡挥动,完全由湘军组成的队列快步跟上。
太平军眼睁睁的看着湘军混在百姓当中冲进了自己的阵列,百姓们把太平军的队列冲的七零八落,太平军也无法辨清敌我。湘军就简单的多,只要不是湘军的人,就统统是敌人。也不管对面的敌人手中有没有武器,湘军部队立刻大杀起来。
先是刀枪,接着就是排枪。城外的太平军得有四五千人规模,若是淮军与之正面接战,怎么也得一天才能击溃这支军队。湘军就这么一举杀到了太平军阵中,太平军虽然没有遭到太大的伤亡,却也守不住壕沟,不得不仓皇撤退。
战斗结束的时候还不到傍晚,地面上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湘军已经把战线推到了庐州城下。而在湘军背后,还有两三千庐州周围的百姓,湘军明显没有把他们放了的打算。江忠源完全想不出,湘军下一步准备怎么“使用”这几千百姓。
那两三千百姓被湘军严密看守起来,听着百姓们震天的哭声,江忠源只觉得心烦意乱。
“涤生兄,我就回营了!”江忠源对身边的曾国藩说道。
曾国藩点点头,他对江忠源语重心长的说道:“只有先剿清造反的乱民,方能从容整治各种乱象。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看了看已经尸横遍地的近千百姓,又看了看两三千尚且没有被驱赶上战场的百姓,听着他们的尖叫声,嚎哭声。江忠源完全理解了曾国藩所说的话。
曾国藩的手段的确残暴,但是至少非常有效。淮军想达成湘军这般战果,必然得一番苦战才行。看着曾国藩的成功,江忠源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前的确有些过于仁慈。与曾国藩相比,江忠源对起来造反的乱民同样毫不留情,可他对于没有参与造反的百姓则比较宽容。所以江忠源总是打不开局面。
现在看,曾国藩能够几年内扳回了战略优势,恰恰在于曾国藩敢于把打击面扩大,这样利用百姓攻城的熟练手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江忠源不想称赞湘军,他向曾国藩拱拱手,带着自己的部下离开了庐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