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游戏竞技>重返1977> 第八十八章 潮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潮流(1 / 2)

 时间进入了1978年骄阳似火的七月。

在我国的民间,重新尝到一些自由滋味的老百姓,呈现出的确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新气象。

或许是被禁锢、压抑的太久,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借着躁动的情绪,几乎是一瞬间,就完全地爆发出来。

这个月,外表上变化最大的女性。

她们开始涌向百货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中选择布料,试图打破共和国持续了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

另外,京城新时兴的卷发和电烫发机,也让理发馆成了排队最长的地方。

尽管烫发要在巨大的烫发机下一坐几个小时,女人们仍旧趋之若骛。

无论俊丑,谁都盼着头上戴上花花绿绿的塑料定型发卷,她们把烫个波浪长发当成了今天芳香浴一个级别的高档享受。

而在文化娱乐上,青年歌手郑绪岚因为演唱了电视风光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太阳岛上》,一举成名。

同时伴随着这首官方歌曲传递出的清新之风,私下里早已通过走私渔船和“敌方电台”漂洋过海的邓丽君,也在大陆的更广泛的地区流行开来。

豪迈有余温柔不足的当代年轻人,根本抵御不了这种诱惑,他们那听惯了虚假空洞“壮志高歌”的耳朵,不啻是天外仙乐。一下就被邓丽君隔空俘虏了。

这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全新审美感受,人们发现原来在豪情之外,还有万般柔情可抒发。人生的种种际遇和微妙心情如消沉、惆怅、失落、期盼等等,竟被抒发得那样委婉妥帖,淋漓尽致。

对于邓丽君,很多人都有过如饥似渴,狂热“发烧”的感受。因为在当年,她的歌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经历了,甚至能抚慰许多人精神上的创痛和伤痕。

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邓丽君的歌曲对日后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她的演唱成为了整整一代大陆歌手和歌曲创作的风向标。堪称我国流行乐坛的启蒙者。

除了音乐,还有电影。

1978年的国产新影片虽然寥寥无几,但引进的译制片却成倍增加,填补了电影市场的需求不足。

继六月份先后上映了罗马尼亚的《汽车行动计划》、英国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和朝鲜的《在阴谋者中间》之后,七月的第一个排片就是美国科幻电影《未来世界》,跟着还有朝鲜的《扎根大地》、《战友重逢》,以及民主德国、法国、意大利联合摄制的《悲惨世界》。

这些优秀的电影,毫无疑问地在已经如火如荼的观影热潮上又加了一把火。

而由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渴求,电影票极度供不应求。文化部部长不得不亲自与京城各大机关、厂矿内部礼堂协商,要求它们对外开放,以解决电影院少的问题。

国务院也就此指出“在目前国家不能大量投资修建剧场、影院的情况下。能对外开放礼堂、俱乐部是个最好的办法。”

于是经过调查和协商,并根据文化部和京城市委的指示精神,京城首批十几家内部礼堂对外开放。

而且改变了过去改变过去有组织分配的售票办法,一律实行公开售票。总算是缓解了一些观众购票难的问题。

总之,改变是全方位的,而且是极其迅速的。

尽管对于某些新事物的出现,政府机关,各大单位,工厂,学校不免有抵触情绪,甚至一度严厉要求自己麾下的“时尚先锋”们检讨、“整改”。

但毕竟官方是官方,社会是社会,各种各样的流行风,还是照样止不住势头地刮起来了。

自然,身处于这种潮流之中,洪衍武的个人生活也必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比如说,女人都爱美,都有渴望追时髦的心理,“糖心儿”也不例外。

洪衍武可不像这个年代大多数的男人,生怕自己媳妇或女朋友花枝招展,怕花钱。他非但不禁止“糖心儿”对打扮的热衷,甚至还很支持。

用他的话说,人最好的年纪不打扮,还非得等到老了才打扮吗?

于是布料他帮着挑,裙子样式他给出主意,连高跟鞋、凉鞋他都帮着弄了好几双。哄得“糖心儿”心里美滋滋的,越来越痴迷这种被爱人呵护的感觉。

只是唯独烫头一事,洪衍武却坚决禁止。他真的觉得那乱七八糟的“鸡窝头”太难看,完全是当代理发师极不成熟、生搬硬套的产物。比“糖心儿”的麻花大辫子差远了。

所以他一再恳求“糖心儿”别破坏她自己的完美形象。又说烫发药水对身体不好,等以后理发师手艺和技术改进之后,再烫发不晚。

就这样,甜言蜜语加苦苦哀求,“糖心儿”心一软,不得不克制着对改头换面的渴望,选择为爱放弃了。

但不得不说,洪衍武的审美还是很正确的。

“糖心儿”眼瞅着“刺儿梅”顶着一脑袋金蛇狂舞似的乱发招摇过市了好几天,倒是越来越认可洪衍武的看法,很有些庆幸自己没赶这个潮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