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大燧风云录> 第六章 李氏兄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李氏兄弟(1 / 2)

 平湖边,两个身穿粗布衣的男子头戴斗笠,正在怡然垂钓。

“大哥,太子把你安插到敦王身边,咱们这样做是不是有负于太子。”右边的男子问道。

“李从,咱们兄弟从小相依为命,而父母之死你可曾忘记?”右边的男子正是司天监的李从,而左边之人便是敦王谋士李侍。

“父母亡故之时李从幼小尚不记事,可兄长多次提及父母之事。李从不敢或忘。”

“二弟,父母本是前朝太子府乐师,当时前朝太子并不服众,其他皇子觊觎太子之位久矣,当时国师是太子的第一谋士,而国师担心皇帝宇文柱不喜他参与皇子夺嫡,素来只与前太子秘密往来,国师献策,太子往各个皇子身边都派出心腹之人。当时皇十二子素喜音律,太子便投其所好,让父亲更名改姓隐藏于皇十二子身边,而母亲和我留在太子府,实为人质。当时太子身边也有皇十二子的内应,父亲一到皇十二子府便被识破,可那十二子城府极深,在父亲面前不曾流露半分,反而因为音律知己,经常与父亲弹唱应和,母亲曾和我说那段时间是父亲最快乐也是父亲最痛苦的时间。既有找到知己的快感又有有负知己的愧疚。期间,十二子也假借父亲传递出了一些情报,太子依此做了几件讨得圣心欢悦的事情。而后,十二子假意和心腹谈起找到了药王冷无情炮制的再生丹,据传此药有起死回生之效。父亲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太子,太子派出高手在十二子府邸偷到了再生丹,当时宇文柱病入膏肓,太子献药,同时十二子也声称求得再生丹,两人所献药物颜色、大小,就连气味都一样,无从分辨。皇帝命人试药。在宫中找到两个重病的太监,分别从药丸上刮下一些药粉,命二人服用。服下太子所献药丸的太监吃完气色立马转好,而服下十二子所献药丸的太监没有任何变化,当时众人纷纷称赞太子,而对十二子多多少少露出鄙夷之色,就在众人请皇帝服药之际,太医却说再观察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服用太子所献药丸的太监已经与常人无异,而服用十二子所献药丸的太监虽有好转,可效果不是很明显。就在太医准备给宇文柱服用太子所献药丸之时,那个服用太子所献药丸的太监竟然七窍流血而亡,众人皆惊。宇文柱命人拿下太子,而服用十二子所献药丸的太监竟然变得越来越好,太医据此请皇上服用十二子所献再生丹,服用后几日,皇帝果然恢复如初。宇文柱本打算废掉太子,可众臣纷纷上书力保,而宇文柱又觉事有蹊跷,加之不想皇家之事贻笑天下,边禁足东宫半年。太子以为此事是父亲勾结十二子所为,便派人刺杀了父亲,为斩草除根,也派人来杀母亲与我。父亲生前好友偷听到太子谋划,便告知母亲与我,母亲带我逃出太子府,杀手随后掩杀而来,幸得一人暗中相助,才逃得一命,母亲也在奔逃中动了胎气,生下二弟不久便死了。哥哥掩埋好母亲,抱着你逃出扶风城,自此隐姓埋名。”

“直到改朝换代,哥哥知道前朝太子与十二子的势力不在,哥哥才带你偷偷潜回扶风城,当初咱们兄弟俩改名换姓卖与太子府也是有原因的。虽然改朝换代,可是当今皇上仁义,没有加害打压前朝皇室,虽然宇文柱自缢而死,可前朝太子与十二子依然活着,我们家的大仇还没报。我们投靠太子,是因为当时除了皇上只有太子能替我们报仇。”

李侍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对李从一一道来。

“二弟可知当年的反诗案吗?”李侍问李从。

“大哥,那时候我还没进入司天监,好像源自一本诗集,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当时太子回府,听到街上孩童在吟唱童谣,太子觉得好玩,就暗暗记下,回府誊写下来,当时我在太子府做内府侍读,看到太子写下之字便劝太子烧掉,以后勿要再写。太子不解,我便逐字解读给太子听,这竟然是一首反诗。太子烧掉反诗之后吩咐我秘密调查反诗之事,其实这首反诗是我所传,也是我找人安排孩子在太子经过之时大声吟唱,我便顺水推舟按照太子之命调查此事,终于找到了此反诗的始作俑者,就是前朝太子。”

“大哥,这也是你设计安排的吧!”李从问。

李侍微微一笑,没有否认。

“当我在前太子家中搜出著有那首反诗的诗集之时,前太子颓然倒地,再也没有了当初做太子的气势了。虽皇上下旨此诗实为前朝所做,只要不外传即可,申斥了前太子几句,多年诚惶诚恐的生活,加之他看到了我,虽然年纪长大了很多,可为兄的样貌却很难让人忘记,太子认出了我,他被吓得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当夜就一命呜呼。二弟可还记得哥哥第一次请你喝酒吗?”

“记得,当日哥哥在国子监门口等我,见到我就拉着去了酒馆,还破天荒的给我倒了一杯酒,我要喝第二杯的时候哥哥却不许了,哥哥一个人边喝边笑,我问哥哥有什么开心之事,哥哥是笑而不言,后来哥哥喝醉了,还是我半背半扶哥哥回家。”李从想起当晚情形面露微笑。

“那天,我本想告诉二弟咱们的仇人死了,可哥哥又怕弟弟年少走漏风声,所以只能让弟弟陪哥哥喝一杯庆功酒。”

李从闻罢起身郑重下跪,向李侍磕下一头。

李侍笑着说:“二弟,你快起来吧!你太像父亲了,中正刻板,不像为兄工于心计,如果父亲还活着不知道会不会伤心我这个不肖子。”说着脸色不禁黯然。

李从起身重新坐回板凳劝慰:“哥哥不可如此之想,哥哥所做皆为家仇,父母在天有灵当也欣慰。”

“但愿吧!”李侍不愿多说此事。

“当初苦肉计离开太子,既是想另谋明主,也是为了试探太子。如若为兄离开太子,太子也放你离开,那太子是视我为心腹,日后可以辅佐于他,而太子如同前朝太子,把你留在身边其实是为质,太子器量太小,才智也不足,不是明主,并不能让我们兄弟委身。”

“大哥觉得敦王如何?”李从问到。

“敦王勇武过人,才智也不输其余诸位皇子,只是敦王阴鸷之气太重,他日若我兄弟辅佐他登基,那他登基后最先杀的人恐怕就是我们,敦王是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性子。”李侍解释道。

李从不由心惊,敦王是他眼里值得托付的明主,敦王不缺雄才大略,也懂得礼贤下士,没想到兄长最不看好的就是敦王。

李从提醒李侍,“那哥哥可要多加小心!”

“弟弟放心吧,只要敦王不登上那个皇位,那敦王还是你现在看到的敦王,只有无上的绝对权力才能让敦王忘乎所以。”

“那哥哥以后打算怎么办?”李从问李侍。“坐等风来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