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医道天下> 第四百一十九章 算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九章 算计(1 / 2)

 第四百一十九章算计

陈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虽然在你这位堪称军事家的面前,我是班门弄斧,但听听我这个外行的话,也算为吃酒助些谈资。(顶点小说手打小说)有可借鉴处,自然很好,没有,就一笑了之。”

“宗宪岂敢如此狂妄放肆,狂妄骄横,是统军打仗的大忌。刚才东家一番堪称独到精辟的培养武备人才的言论,有些宗宪在行武带兵那些年也曾想过,但没东家想得深,有些则闻所未闻,实在是大开眼界,宗宪受益匪浅。”胡宗宪躬身,满脸敬佩之色。

陈烨笑着摆摆手:“你不必吹捧我,我心里清楚,我刚才的话,不过是纸上谈兵。”摆手阻止胡宗宪,接着说道:“开办京师武备学堂,就是想弥补一些武举科考的不足甚至是弊端。譬如,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大明朝在知己方面虽然还算差强人意,可在知彼方面,却犹如瞎子。譬如就说倭寇,咱大明算上这次,已是第二次和倭寇开战了。第一次是在太祖、成祖时期。当年成祖成对日本国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加封为日本国王,实在就是不知彼弄出的笑话。”胡宗宪一愣,疑惑不解的看着陈烨。陈烨嘴角绽起一抹轻蔑的冷笑:“日本弹丸小国早就有国王,并非成祖皇帝所想是个没有统一的蛮荒岛国。只是这弹丸之地的国王不叫国王,而是叫天皇,并号称万世一系。”

“天皇?”胡宗宪、刘全宝等人异口同声地重复了一遍,互相看看,同时放声狂笑起来。

廖仆捧着肚子笑出眼泪:“实在是太他娘的可笑了,**大的地方,竟敢叫天皇?哈哈哈哈哈。”

王三轻轻鎚了他一下,廖仆笑声噶然止住,反应过来,忙站起身,涨红着脸对神情有些尴尬的李小翠三女躬身施礼道:“廖仆酒后无德,胡言无状,还请娘娘恕罪。”

小翠绽颜,刚要开言,陈烨微笑道:“话说的虽然粗了些,但也恰如其分,它当真就是**大。”

小翠三女羞臊的俏脸通红,都低下头,突然扑哧都轻笑出声。紧接着陈烨等人都放声大笑起来。

片刻,陈烨笑着说道:“可就这么么个弹丸小国从汉唐起就一直在模仿学习咱们,对咱们可谓知之甚深。当年太祖成祖时,这个弹丸小国南北分裂,后来南朝被北朝吞并,南朝那些不肯臣服的臣僚就跑到海上,与汉奸败类相勾结,变成了滋扰大明沿海的倭寇。如今日本又如中国战国群雄时代一般,战乱不断,那个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一直就不过是个傀儡,如咱们历朝出现的割据势力一般,这些割据的势力叫大名。他们互相吞并,都想统一,统一了,就由得胜的所谓大将军成立幕府统治集团统治日本。”

陈烨脸上浮动着淡淡玩味冷笑,若是历史没有在那个弹丸小地发生偏差的话,日本历史上的执政关白丰臣秀吉,此刻应该正在替他日后羽翼丰满背叛的主子织田信长征战建立谋反的功勋和政治资本呢吧。

“听了东家的话,我才知晓,原来小日本是个出曹操的地方,什么狗屁征夷大将军,其实就是日本国挟君拥兵自重的乱臣贼子。”王三咧嘴笑道。

陈烨微微一笑,瞧着胡宗宪:“这次东南沿海再犯倭寇,起因虽与上次有所不同,但时隔近百年,我们对他们的历史,依旧是瞎子骑马,不知彼。因此我刚才才建议武备学堂,一定要专门开设情报科,要下大力气培养情报人才,不要再让这种人家都打上门了,我们才慌忙被动迎战,吃大亏的事再发生。”

胡宗宪深深的点点头,敬仰的看着陈烨:“是。东家的话,宗宪一定铭记在心。”

陈烨满意的点点头:“不只是倭寇,还有蒙古、乌斯藏、吐鲁番、哈密、撒马尔罕等等以及西洋诸国我们都要做到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在这方面,咱们的东厂、锦衣卫在情报收集方面做的还是很出色的。只不过力量用反了,全打在了国内,所干大多都是怨声载道,谈虎色变的勾当。”胡宗宪心有余悸的轻微抽搐了一下嘴角。

陈烨微笑道:“因此我建议你去找找朱希忠和陆铎他们,让他们抽调一些这方面的专家来授课。”

胡宗宪强笑了一下:“宗宪如今这副摸样,恐怕他们不会买宗宪的账吧。”

陈烨淡淡一笑,悠然道:“试试看嘛。你虽然无官无职,也许说不定在他们眼里,你胡汝贞要比当浙直总督时还要上杆子巴结你吧。”

胡宗宪一愣,眼神慢慢亮了起来,恍然激动的看着陈烨,抱拳大声道:“是”

“还有地图,行军打仗必须要有精准的地图,这一方面,我会让李准去钦天监跑一趟,一是让他们抽调人手重新勘测绘制大明疆域地图,二是也要选几个老师回来,专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陈烨沉吟了一下,道:“火器的使用与改良开发,要成为武备学堂的重中之重。我知晓朝廷对火器管制很严,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虽名为火器营,可是火器却全归宫中御马监控制。平日神机营的兵士根本就见不到更别说操练火器,到了发生战事,才匆匆调拨给神机营军士,可兵士们也只经过校尉一级长官的演示,就匆忙的拿着上战场,这种战力可想而之。”

胡宗宪点头道:“东家所言,宗宪深有感触,宗宪在东南抗击倭寇时,只要战事刚停,军中火器就一律被南京镇守署的内宦收走,决不允许一支火器留在军营内。这对兵士们熟练运用火器杀敌,非常不利。其实宗宪心里明白,朝廷之所以如此做,就是怕火器流散民间,会,”

陈烨冷笑道:“防民甚于防川,实在是幼稚,若得民心,百姓就算人人皆有火器,那也会是为了对付强敌外虏。若失民心,造反又何须用火器。”胡宗宪默然不语,既不敢点头也不敢摇头。

陈烨道:“关于火器的改良研制,我们要有海纳百川之心,吸收一切甚至是对手的先进之处。譬如东瀛倭寇的鸟枪改良,就应该大力提倡。我在进京前,曾交代秦十六在广州寻找一下这方面的人才。”

“广州?”胡宗宪疑惑的看着陈烨。

陈烨笑而不言,若是历史没有太大的偏差,如今的广州应该已与欧洲葡萄牙人有贸易往来了。

“东家,其实现在有不少朝臣都因火器容易炸膛,每次与敌交战,使用火器则炸伤兵士屡有发生,因此都上书朝廷要求废止火器,说火器华而不实,不如刀枪在对敌中杀伤力更大。”

陈烨微笑道:“汝贞,像这种鼠目寸光,满脑子浆糊,用屁股看待天下正在发生的变局的蠢猪,咱们实在是没精力和口舌和他们纠缠,咱们不必理会,干咱们自己的,我相信以后的历史会证明咱们是对的。因此对这种人视而不见,他们说的话,就当狗放屁了。”小翠三女又扑哧笑出了声,胡宗宪等人也呵呵笑了起来。

“主子,奴才回来了。”李准满脸堆笑的快步走进克己殿正厅。李小翠脸色微露尴尬不安之色,但稍显即逝。

陈烨微笑瞧了一眼小翠:“余氏还算安分吧,没再惹什么麻烦?”

李准满脸堆笑道:“回主子,余氏被送去浣衣房养病,一路上非常规矩,到了地,还求我捎话给您,说她对王爷无微不至的照顾感激涕零,今后一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小翠三女都是一愣,美眸内都露出疑惑之色。小翠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李总管,她、她当真这么说了吗?”

李准急忙陪笑道:“回王妃娘娘,余氏确实这么说的。她还对奴才哭着道,她冒犯了王妃娘娘,心里后悔不已。她让奴才捎话,她现在已明白,您才是景王府的王妃娘娘,她再也不敢痴心妄想了,只求娘娘能原谅她对娘娘的不敬。余氏还说,等离开景王府,她会日日吃斋念佛,保佑王爷和您都福寿康宁。”

李小翠羞红的俏脸上露出一抹开心的笑意,如释重负的轻吁了一口气。

陈烨斜睨着眼中不时闪过得意之色的李准,玩味的笑道:“你辛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