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军真会这时候过来,哪事情就麻烦了。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一盘菜,可来了两桌人,人手肯定不够用。</p>
三天后,锦衣卫传来了确切消息,清军确实在集结,准备向古北口而来。</p>
“虏军和闯军倒是配合默契,他们居然同时往北直而来。”看到确切消息,朱由检自言自语的感叹起来。这两股势力的默契程度,真是有点令人开了眼界。</p>
这一次不管是清军还是闯军,只要他们来一路,朱由检都有自信给收拾明白,可人家居然同时来了,准备的菜实在是有点太紧张。</p>
新军只有五个师、近七万兵马,哪怕是这七万人战斗力都没问题,同时应对四十万闯军和十万清军也很不容易,更何况新军有好几个师都是刚刚完成整编的。</p>
新军人手不够,调来的勤王兵人手也不多。秦良玉大概有五千、马熿三四千,周遇吉也就是个三五千人,唯一人比较多的是黄得功,他的人马还是没上万。</p>
满打满算可战之兵只有不到十万,敌人却有五十万,其中十万清军的战力相当可观。</p>
关宁军!朱由检在书房中写了大大的三个字,然后陷入了沉思。</p>
目前能用的兵马、也就宁远一线的四万关宁军。要是将他们调过来,理论上来说情况会可控许多。关宁军的战力没问题,哪怕是他们出工不出力,将闯军赶出北直也没啥难度。</p>
可朱由检对调关宁军过来,心中甚是不放心,这支人马的情况太难测了。谁知道他们过来以后,是友军还是敌军!</p>
“算了、将吴三桂留在关外,还是更令人放心一些。”长思了两个时辰后,朱由检又一次自言自语起来。</p>
他做出了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不调关宁军入关。只靠现在能绝对掌控的这些兵马,来抗过此次危机,哪怕是不成功。</p>
清军要来密云的事,让朱由检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的惯性还在,自己对大明的改变并没有发挥决定作用。李自成和多尔衮,依然在和真实历史上相差不太大的时间里往北京城而来。</p>
既然历史的惯性还在,关宁军指望不上的惯性肯定也在。与其白费功夫去靠一棵朽木,还不如就着目前的人手做规划。人手是少了一些,但未必就完全不够用。</p>
“传旨、令新军第二师紧急开赴古北口、新军第五师开赴白马关,两师新军依靠边墙,务必将清军阻在关外。新军大营,发布紧急招兵令,在一月时间内幕兵一师人马,完成新军第六师的组建工作。”靠着现在新军的这些人,将闯军与清军都挡住,勉强能做到。然后利用一月时间练一师人马,加上黄得功他们就能凑起三四万机动兵力。有这三四万,打退一路人马,好像也能做到!可能战线会拉的比较长、新军新建的这个师形成战斗力比较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