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太子朱标(2 / 2)

朱元璋想了想,开口问道:“善长啊,你怎么看这位秦川?”</p>

见此,李善长终于长舒了一口气,</p>

我的陛下啊,你可算正常了,</p>

自从上了马车,您这一路上就嘀嘀咕咕的,</p>

臣都怕你疯了!</p>

“回陛下,秦川老弟,似乎会神仙才有的法术袖里乾坤。”</p>

“不然,老臣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人的袖子里可以藏这么多东西?”</p>

“在联想到,陛下这几日开到的仙宝和他给陛下的建议。”</p>

“每一样都能让我大明一跃千里。”</p>

“实在非凡人所能及。”</p>

“故而老臣大胆猜想,此人一定是上天派来襄助陛下的。”</p>

“恭喜陛下,得天之助。陛下的功绩必将超越三皇五帝,被世人千古流传!”</p>

朱元璋摸着胡须,微眯着眼睛,得意大笑道:“原来你也这么看啊!哈哈哈!咱果然是天选之人啊!”</p>

好家伙,说你胖这就喘上了?</p>

.......</p>

皇宫内,</p>

“父皇,这么着急让儿臣过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吗?”</p>

御书房内。</p>

太子朱标见朱元璋迈进殿内,赶忙问道。</p>

朱元璋还没回来,就让人通知朱标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情到御书房议事。</p>

朱标一听就知道出大事了,不然依照父皇沉稳的性格,不可能如此的。</p>

当下也就不敢怠慢,马不停蹄的从东宫赶了过来,到了才发现朱元璋还没到。</p>

当下不禁思忖起来,</p>

最近大明好像也没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啊。</p>

如今的北元早已经被残了,只剩下一口气吊着,想来不会大举扣边。</p>

而大明境内的叛军基本被父皇肃清,也断断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动乱。</p>

那会是什么让父皇如此着急呢?</p>

莫非是母后的病情加重了?</p>

不对,</p>

若是母后病重,宫中不可能如此安静。</p>

既然都不是,</p>

那会是什么呢?</p>

一向机敏过人的朱标,此刻也有些发蒙。</p>

“啊?标儿你来了啊,坐,不用如此担忧,要稳重,要静心。”</p>

朱元璋见朱标满脸着急的神色,笑着说道。</p>

朱标:“???”</p>

你搁着闹呢父皇?</p>

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儿子,是非常满意的,</p>

除了是他跟马皇后生的以外,</p>

还在于朱标自身聪慧过人,跟他比起来也不相上下。</p>

所以,朱元璋是极力的栽培朱标,</p>

自从成年之后,这朝廷之事,事无巨细,都会跟他讨论讨论。</p>

更何况是废丞相这种千年未有之事,自然是要与他商议一二。</p>

当然,这其中也夹杂一些考究。</p>

想看看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儿子能不能有秦川那般的格局。</p>

“父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p>

朱标疑惑,他本以为是什么大事,可是见到朱元璋似乎如此放松,就更是困惑。</p>

“标儿啊,你怎么看待如今朝堂的局势?”</p>

“朝堂?”</p>

如今的朝堂,在朱元璋微操下,文臣与武将基本上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微妙状态。</p>

如果硬要说的话,如今文臣的实力要大于武将,原因在于当朝的宰相胡惟庸的权势过于大了。</p>

朱标一愣,想到了某种可能,开口说道:“父皇,是不是觉得胡惟庸有些强势了?”</p>

“哦?在标儿心里只是有些强势吗?”</p>

朱元璋端起椅子旁的茶杯,吹了吹飘浮于水面的茶叶,语气平静地问道。</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