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瞻部洲腹地,大唐王朝中心长安城内,皇宫太极殿外,唐王李世民刚刚结束早朝,来不及休憩片刻,就步履匆匆,到了钦天监的观星台下的一个便殿中,见他到来,那便殿zhōng yāng的蒲团上,一个相貌稀奇,仪容古拙,披一身八卦yīn阳道袍的中年道士,立时停下坐功,从入定中醒来,睁开眼睛,一丝金光一闪,随即寂灭,接着盘坐起身,摆动一条雪丝拂尘,对唐王打了个稽首,才慢慢道:“陛下来了!”</p>
此时已经是贞观二年,唐王早已坐稳江山社稷,头戴冕冠,身着大黄龙袍,脚蹬一双藕丝步云履,正显豪迈自信,他从金銮殿一路走来,也是器宇轩昂,龙行虎步,无处不和天家礼仪,只是当走进这个便殿时,唐王身上那早已练的不为外物所动的脸上,也是透出出一丝惶急,匆匆打发了身边的随侍宦官,持牌宫娥,让他们在外候着,就对那个道人道:“袁爱卿,那件事可曾办好了?”</p>
</p>
了半天,原来这个道人,就是唐王朝大名鼎鼎,号称能知yīn阳,断生死的高道之士,时任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的袁天罡是也。他望见唐王急急而来,出口相问,也是明白所谓何事,于是微笑答道:“陛下放心就是,贫道叔叔早已功行圆满,内外功都已臻至上乘,悟彻上乘玄宗,要不是因为早年许下的道家三千功德善事还未完成,早就接受仙箓,飞升仙阙,此事有他相助,必能成事。再其他,此事一成,功在我大唐千千万万子民,足以弥补他老人家的三千外功,不用我们相询,他自会努力为陛下完成心愿。”</p>
唐王头,似乎又想起什么,一张刚毅的面额上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不服,深深叹了一口长气,才道:“月前在渭水河畔一见,那颉利可汉也是一个英雄人物,朕不能堂堂正正与他一战,以此道术谋他,到底胜之不武,深为憾事。”</p>
“陛下不可做妇人之仁,那些野蛮夷族,不服王化,自持武勇,竟敢屡次来犯我大唐疆土,四处劫掠,扰我边疆百姓,其罪当诛,纵百死不能赎其罪孽。”话的不是袁天罡,而是他的弟子李淳风,与袁天罡的出家奉道不同,此时的李淳风还是仕途得意,当年李渊称帝封唐王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p>
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现在年不过三十,就已经官至太史令,少年得志,还尚未有出尘入道之心,他此时装扮也是一身大红官袍,头戴高冠,一脸正气,完全没有师傅的出尘之相,他适才奉师命观测天象变异,发现其中一颗星图有异,就从观星台上走下来向袁天罡禀告,听清皇帝唐王的言语,不由出言劝导,了一半,才上前见礼,参拜之后,还忍不住接着道:“别的不,陛下刚刚登基不到数天,这颉利可汗便亲帅大军兵临长安,进至渭水便桥(咸阳桥)之北,据长安仅有几十里,扬言攻城,最后要不是陛下早作防御,又甘冒奇险,亲临渭水南岸,呵斥突厥无礼,最后定下渭水之……”</p>
李淳风到此,话头猛然止住,虽然结了那‘渭水之盟’后,突厥果然退兵,但他自然知道,这所谓的盟约后面,到底还是通过贿赂突厥大量金帛美姬,才请突厥退兵,不易于是屈辱求和的城下之盟,唐王这一月来面上平淡,也是闭口不谈此事,显然是一直以此为耻,自己作为臣子,一味提及天家痛根,岂不是取祸之道,只得诺诺地不知所云。</p>
好在,李世民乃是不世出的帝君,自然身具雄才大略,刚刚也不过是由xìng而发,这会听到李淳风话语,也不为意,接口道:“朕听,如果君主忧虑,臣下就感到耻辱,君主受到侮辱,臣子就耻活于世。当年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太上皇为了解万民水火,向突厥称臣,那时朕就痛心疾首,励志非灭突厥;如今朕刚刚即位,突厥就大兵压境,奈何朕帝位未固,内忧外患,只得与突厥金帛求和,今rì太极殿上,朕特意宴请那颉利可汗的使节,按突厥礼制,奏九部乐曲,照应无不周到,怎奈那个使节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真真气人,如今之事,既然他们敢犯吾大唐威仪,朕虽然不敢自比上古神圣之君,为了天下百姓安乐,就誓灭他突厥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