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牧的部队训练过土木作业,构筑一个简单的防御阵地非常轻松,也不挖锯齿状的交通壕,士兵简单挖一个散兵坑就行。</p>
阵地的构筑主要是火力的构筑,机枪阵地shè界要良好,炮兵要确定shè击诸元,重火力部署完毕,一个简单阵地就构筑完成。</p>
等武牧的部队完成阵地构筑,张树声的部队才姗姗来迟。</p>
张树声这次不再犯之前宁海的错误,所有的重武器全部都带上,到达预定阵地也开始像模像样的构筑防御阵地,张树声部队的阵地距离武牧部队阵地大概1公里,正好处在迫击炮的最大shè程范围之内。</p>
货比货得仍,人比人得死。</p>
如果没有武牧做参照,张树声的表现已经算是不错了。</p>
武牧好歹上过jǐng察学校,了解基本的战争手段,表现优秀是应该的。</p>
张树声只上过几天私塾,在这之前从来就没有了解过军事知识,现在有这样的表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p>
俗话:一将功成万骨枯。</p>
经验都是打出来的。</p>
武牧以前经常,穿越回到古代的必备因素是:广收名将。</p>
只要有名气的都要网罗至自己麾下,不能用也要杀掉,免留后患。</p>
这种思想就像一个笑话,历史上有名的武将都是人命堆起来的,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是因为每一位名将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这种经历无法复制,特殊条件下才能造就特殊人才。</p>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让他天天上战场,只要侥幸保住命,几场战斗下来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兵。</p>
</p>
如果能有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让他们去指挥战斗一也不比所谓名将差。</p>
这就是开国皇帝很多大将都是乡党的原因,无他,这些大将都是最早从龙的那一批,侥幸没死而已。</p>
张树声就是这样,如果没有武牧,给张树声一时间,张树声的成就同样不可限量。</p>
武牧派武唯亮去联系张树声,约定两军攻防举旗为号,本部无论有什么动作都要通知友军,这样也好便于协调指挥,</p>
武牧命令二营和三营正面防御,一营充当预备队。</p>
一营齐装满员,士兵多是老兵,战斗力最强大;二营和三营重武器尚未全部到位,士兵也多是新兵。武牧命令一营把重机枪阵地设置好,补充前线火力。</p>
武牧这样安排还是出于练兵考虑,不见血的士兵哪有军人的气质?</p>
团部的直属连队是游骑兵,武牧命令游骑兵十人一队,撒出去侦察,遇到清军探子能打掉就打,不能打不必纠缠,如遇清军大队人马立即回来报告。</p>
太阳刚刚偏西,派出的游骑来报,清军已经到达五里以外,正在集结。</p>
大约一个时以后,前方有零零星星的枪声传过来,游骑兵和清军的探子接上了火,然后就看到游骑兵骑着马飞奔而回,远方尘土飞扬,清军大队人马来了。</p>
武牧已经经历过战斗,算得上是老兵,这会仍然免不了紧张。</p>
指挥战斗跟一线直接战斗不一样,身处一线,只要打倒对面冲过来的敌人就算完事;指挥战斗着眼要放到全局,阵地哪里火力比较弱、哪里是敌人的主攻方向、预备队什么时候拉上来、敌军后方有什么动作......</p>
武牧一遍遍巡视自己部队的阵地,生怕哪里出了篓子,一个问题等到开战的时候就可能被无限的放大。</p>
......</p>
耆英个子不高,身材消瘦,为了进攻海城,耆英从吉林将军那里借调了3000名士兵,加上盛京将军治下的兵丁,这才凑够了10000人。</p>
万名大军出动剿匪,耆英自然要亲自指挥,这可是彰显武勇的好机会,不可错过。</p>
耆英带上了全副仪仗,内穿鳞甲,外罩蟒袍,骑着一匹藩国进贡的高大骏马,挥斥方遒、指江山,好不得意。</p>
人上一万,没边没沿。</p>
清军速度不快,保持密集队形,缓缓压上,借机对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施加压力,一直前进到武牧阵地前方两公里处才立下阵脚。</p>
气氛渐渐紧张,不论是老兵还是新兵,手心都有冒汗,战斗一触即发。</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