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和命运
中国很多名人,尤其是在古代的故事中,都在出生时有神圣的人或物出现,或出现包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像很多中国人那样,他也曾经希望自己有神奇的出生经历,能预兆他将有非凡的人生。
但是他一点也没有听到过关于他出生的神奇故事。甚至也许是由于他妈妈生子女太多(除了存活的7人,据说还有夭折的两个),大家连他出生的具体时间也都不记得了。只有某年农历的一个日期,写在了他家里当年的户口本上的。
据说1958年“赶英超美”的全国运动,加上天灾,导致了3年多全国的大饥荒,那段期间是中国人出生率最低的时候。到他出生那年,人们又能吃饱肚子了,于是也出现了中国人的出生率高峰。他的小姐姐是1958年运动开始之前出生的,他则在该运动之后出生。那次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的影响是长远的。他的身高在青壮年时是弟兄几人中最矮的,应该是和出生在那个时期是有关系的。
在他第一次与大家一起紧张地准备迎接高考的最后一学期,他和一帮迷茫的同学们,大概六、七个人,曾经在晚上摸黑走了不少路,大家一起去找过一个据说算命特别准的算命瞎子老头。别人都能说出准确的出生时间,以便算命人按生辰八字来算。当时没有任何人质疑,在同一时辰约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其实全世界出生的人是有很大的一个数字的,难道他们的命运会是相同的吗?他当时尴尬地说不出自己具体的出生时间。当时一起去的其他同学好像都被算了命的,算命人当然也不会放弃挣他这笔钱的机会。所以最后用了某种变通的方法,也给他算了一命。他曾经书面记下来其内容并保留了很多年,诸如什么时候会父母去世,往东南西北那个方位发展会有前途,什么时候会遇到帮他的贵人,等等。他还曾不时在相关重大事件发生在他的生活中时,拿出当时的记录来核对,并推算和期待着下一步命运中的重大事件。其实算命先生说的可能都是大概率事件,想要往上靠,是很容易的。相信的人就会得到一些心理安慰,或者自我释然–命该如此,我又能如何?或者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命运转机会来到的!他后来的人生中,确实也有过一些人给他有特别的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善意待人,谁的生命里不会出现一些提供帮助的人呢?而且他的人生轨迹在地球上东西南北地划过一圈,甚至今后可能还会继续划圈,到底那个方向是对其人生发展更好或更坏呢?
后来他决定将出生日期从农历换算成公历时,根据记忆中有家人说他好像是后半夜出生,他通过查对万年历里的公历农历对比,把自己的出生日期定在了某个公历的日子。这便是他后来所有身份证件上的出生日期。当时中国没有电脑,所以不可能有什么联网,一切记录都是手工纸面写的,改动起来是很容易的。因此以前还有一些人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办有数个甚至很多身份证。后来一切信息都在电脑系统里,而且全国越来越联网,像出生日期这样的重要个人数据,应该是很难自己随便就做改变的了。很多年之后他姐说过,她清楚地记得他是亥时(晚上9时至11时)出生的。即使那是准确的,他也只能在出生日期上将错就错了,改不回更准确的公历日期了。不过下次如果他再想算命,倒是可以试试用准确的生辰八字算,看看到底会如何。
他出生的地点是隶属安徽省的长江边上江南丘陵地带的一个小村庄。
那时的中国农村是由生产小队(简称“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组成的。数个小队组成大队,数个大队组成公社。他所在的生产队,由于其村民基本都是沿着一条小河旁而居,名字就叫的有点文言味的”河沿队“。由于是大家沿河而居,所以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群聚的村落,而是零零星星地、大多数成群地沿河边而建的房屋。
他出生时的房屋,更是偏离河道甚远,独自建在一个高出周围田地的地方。由于那块地方地势较高,很多年前就被周边的人当成了墓地,省去了运尸去数里路之外上山埋葬的劳顿。大多数人是忌讳墓地的,所以那里只有他们一家居住。他的一个姑姑家曾经也在那里住过若干年,但早在他出生前很多年就搬到群居的其它地方去了。他们家建在那块高地的东南角,坐北朝南–中国人认为最好的方位,其西南边后面就是那一片坟墓。他小时候曾经见过若干次,有人死了,被热热闹闹地(鼓乐齐鸣加上有一定旋律的哀哭)埋在了那片坟地里。从河边主路走在通往他们家的小道上,曾经要路过旁边的一些坟墓。
由于他们家周边有坟,平时希望远离坟墓的人们,都大多不敢走到他们家附近,尤其是晚上。由于那里只有他们一家居住,所以那里平时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也许那就是他喜欢安静生活的习惯起因之一。
小时候常有人(包括他们家人和亲戚)说见到他们家周边晚上出现鬼火的事。其实可能只是一些萤火虫之类的现象。但他小的时候,有时候晚上跟随其家人出去看偶尔在空旷场地(通常是生产队用于晾晒稻谷的稻场)放映的电影后,回家时都是胆颤心惊的。
也许是从小习惯了墓地环境,他后来在加拿大留学时,有一段时间租住的公寓房旁边有一片很大的墓地,他一点也没觉得别扭,而且还曾经在里面散步、散心。
父系家族渊源
他也曾像很多人那样,在开始有家族意识时,非常希望能够发现自己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至少希望能发现显赫的远祖。但是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是比较失望的。基于线索有限,他根本查不到什么有价值的远祖信息。
他听说祖父是在其十八、九岁时,随湖北老家的父、伯、叔、堂兄弟们一群十来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可能是投靠远亲而来到江南部分的安徽的。在填有关表格被要求填“籍贯”的年代里,他也像家里其他人一样,每次填有关表格时,都是填“湖北”。这在理论上是对的,因为在中文的语境里,“籍贯”者,祖籍也。“祖籍”者,祖父出生地也。到后来,中国也国际化、现代化了,填有关表格时,只需要填本人出生地,他就不再填写湖北了。
他也曾好奇,也许湖北“老家”那边可以往上一直追根溯源到什么历史名人?可能是由于路途遥远,路费“昂贵”,而且也许关系亲密的人都一起移民过来了,甚至可能还有其它不愿回去面对的事实,反正他祖父那拨移民,好像都没有再回过湖北了。他小时候听祖父提到这个话题时,他祖父曾经表示过一点兴趣,好像还说过如果自己回老家,应该还能找到当年的住处。但是他祖父当时似乎也没有表达过朝思暮想的强烈愿望。多年之后他才想到,也许他祖父是因为当时已是在靠人赡养的状态,不好意思提出任何矫情的愿望和要求了。
听说祖父他们那拨人来安徽后给老家的人写过信,并留下过联系方式。所以老家还曾有人来安徽探访过。也许想发起又一拨的移民?但那时已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了,每个人都登记在严格的户口制度下,人们再也不能自由迁徙移民了。只有在比较例外的情况下,才会有地方能接受从别的地方正式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后,迁入的移民。那个来探访的人好像是个学校教师,根据其留下的通信地址,好像他父亲还曾与其通过信。似乎他们曾经探讨过族谱问题。那些头几代移民来安徽的人,是凭记忆传承族谱的。正规的中国族谱,是同一辈的男性后代,会用族谱中同一个辈分字,作为其各自姓名中的第个字,加上属于其自己个别名字的第三个字,与姓一起,形成其个体完整的姓名。那个访客发现他们这些移民,已经在拿后辈的辈分名作为某些人的个别名,有点乱了。于是根据其事后寄来的族谱,安徽这边有些人的名字又做过一些调整。
他也曾对那个族谱很感兴趣。好像是在他疯狂地对一切有字的纸,要一览而后快的时期,他在他们家阁楼上的纸张杂物堆里,翻到的信件中看到并抄记下过他们家的族谱。他也曾依据它给后辈包括他自己的儿子取过名字。完整的族谱是一首诗:
“文明玉大士,
洪福邦成兴。
国宗正启必,
万世永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