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水城,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汇入沱江,经过黄果垭镇,流经川东,在千里之外与长江交汇。
从黄果垭到区镇,随后进入从区镇到县城必经的一条公路,叫赵淮路。
没见过比赵淮路路况更差的公路了,路面狭窄,双向单车道,本县分为上五区和下五区,从下五区到赵镇或成都,必须经过赵淮路,于是道上车辆拥挤,尘土弥漫,道路沿河岸而建,有许多沉降路段,年年坏,年年修,路面像打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一般,坑坑洼洼的,汽车经过,颠簸不堪。
没见过比这条路素质更差的司机了,他们多数来自各个乡镇,多数属于当地第一批有车一族,大约百分之三十的人手中的驾照是软过的或买来的,过去骑屁驴儿在乡下跑惯了,开车时也把公路当作机耕道或是自家院坝,交通法规什么的也就免了吧。
过去体育教师培训或开会,我会骑着摩托上县城,发现赵淮路虽然狭窄拥挤,汽车的平均车速普遍在八十码以上,这些汽车犹如在草原上横冲直撞的牛群,不打转弯灯超车,别车,占据对向车道,等等,在这条路上几乎没多少交规交法可言,当然,我也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在参与交通方面,同样是木有多少德行的土包子,不甘示弱,同样无视交规交法,骑着雅马哈一路超车,平均车速九十码以上,在汽车森林里钻来钻去,一路的生死时速,如今回忆起来也有些后怕。
姐夫在我眼里几乎是个车神,善于应对各种路况,走山道,走机耕道,走最烂的烂路,与人擦挂,与人扯皮,与人动拳脚,什么阵仗都见识过了,行驶在赵淮路上,显得轻松自如。
赵淮路大约四十公里,一直沿着江岸行驶,一面临江,一面靠山,沱江对岸,山峰高峻,植被葱茏,由于地势险要,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无人涉足,成了宝贵的原始林带,于是这段河道素有小山峡之称。
后来区镇建成水电站,高高的水坝阻拦之下,在小山峡内形成了狭长的人工湖泊,某一段数公里长的公路,汽车在江岸峭壁开凿出的道路上行驶,即便发生一点小擦挂,也可能坠入数十米深的人工湖之中,后来我无论骑车还是开车,经过此路段,总是战战兢兢的,特别是搭载着全家人之时,无不提心吊胆,甚至在车内常年备有一只小手电,和一只破窗用的铁锤,以防万一。
距县城尚有七八公里,楼房多了起来,不过都是些低矮的建筑,让人感觉到,城市即将呈现在眼前。
我怀有浓浓的故乡情结,也不知为何,乱糟糟的赵淮路,并非故乡的道路,然而沿途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每个路段的细节,都深深的印在心中,究其原因,也许是多年来对县城的向往吧。
驶过尘土飞扬的一段城边道路,上了一座跨江大桥,人称工农大桥,对岸就是县城,望着近在眼前的城区,我心里默默叨念着:唉,这里就是我们一家子未来的定居地了。
县城对我和刘玉芳来说极其陌生,尤其是她,对城市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她有个初中同学家住赵镇附近一个乡镇,多年前老同学曾邀约她来这里玩过一天,可是现在,曾经的田坝子,早已被成片的楼群占据。
姐夫是个做事情雷厉风行的人,决定在一天之内为我们选定一个楼盘。
过了桥,沿着市中心的河岸驱车前行,一个楼盘一个楼盘的看,每个楼盘所花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此时正值楼市的牛市,全国各地疯狂圈地建楼盘,赵镇也是如此,房价只涨不跌,不过到了当时,房价上涨的速度慢了下来。
政府为吸引入住,县城美其名曰生态水城,当时在我眼里,水城并不怎么生态,河流污浊,城里的基础设施也很平常。
姐夫直接把车开进江岸边的一个小区,门卫听说是看房的,打了个电话,很快有个年轻小伙子领我们去看房,一路走一路滔滔不绝的介绍楼盘情况。
这个小区的绿化和环境看起来不错,不过楼盘不大,给人的感觉有点小里小气,姐夫很不耐烦的打断小伙子的宣传攻势,要他直接领我们去看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