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敖沐风家的渔家乐开始,村里其他渔家乐也出现了年夜饭订单。下单的多是红洋市的居民,一桌就是一家子,他们拖家带口,从两方老人到孩子,一起到渔村来过年。
这样渔家乐晒出来的金钩海米都不用送去市场卖了,来往的游客多,靠游客就能消化掉好些的金钩海米。
买卖多了也不是好事,很快出现了纠纷。
那天敖沐阳正跟敖大国商量出海捕捞的计划,一个电话急促的打了进来,一户主人家叫敖千喜的渔家乐出了问题。
敖沐阳跟敖大国急匆匆赶过去,在渔家乐门口聚集着好些人,都在抱着膀子看热闹。
敖千喜家的渔家乐就叫千喜家,他家跟其他人家一样,在门口撑了个小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些海鲜干货,比如自己烤的鱼干鱼片,自己晒的鱼鲞,当然还有金钩海米。
这次问题就出在金钩海米身上,有一个白白净净的中年男子对着敖千喜夫妇发火:“你们这不是坑人吗?我问你们多少钱,你们就说三十五,我以为三十五一斤,结果结账了你们说三十五一两?这他酿不是卖切糕的路子吗?你们就是骗子!”
敖千喜是敖沐东的二叔,敖沐东长得膀大腰圆、脾气火爆,敖千喜也是差不多的形象、差不多的脾气。
男子说话不客气,敖千喜就发火了,他指着男子厉声道:“谁骗子?你说谁骗子呢?卧槽,三十五一斤的海米,这还是正儿八经的金钩海米,你做梦呢?你就是做梦也买不着这么便宜的!”
双方嚷嚷起来,一方指责对方是骗子,另一方则骂对方来找事。
敖沐阳看见有游客拿着手机在录像,便快步走进去推开敖千喜道:“千喜叔,你干啥呢,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发脾气干嘛?”
敖千喜看见他后压抑住怒火,他说道:“这狗草的就是来找事,谁不知道金钩海米论两卖?别说咱们村,就是市场也是这么来的,他上来就要两斤……”
敖沐阳打断他的话道:“行了,千喜叔,这就是个误会,你先别发火了,我处理这个事。”
敖千喜哼了一声,蹲在地上狠狠的抽烟。
敖沐阳对白净男子说道:“先生,这就是个误会,金钩海米三十五一两、三百五一斤,都是这价格,我们是明码标价,你要是觉得太贵可以不卖,咱们不是卖切糕,不是强买强卖。”
龙头村在游客之中口碑很好,敖沐阳一直很重视这点,这时候口碑就起作用了,不少看热闹的游客就帮村里说话:
“哎呀就是误会呗,哥们你没问清楚,人家就是三十五一两,对谁都是这样。”
“你不买就行了,这有什么好吵的?就像人村长说的,又不是强买强卖。”
“行了行了,散了吧,没什么事。”
白净男子听周围的人这么说,却不肯罢休,反而更生气:“不强买强卖又能怎么样,三十五一两,这不是宰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