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风雨亦同舟> 第45章 李罗密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李罗密商(1 / 2)

 又几日,参劾疏与抗辩疏都抵达京中,仪阁与军帐都各收一份,两处都不敢自专,正犹豫间。

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孙启做的这个局并不复杂,表面上,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策反齐敏文,使与马伯濂积怨多日的齐敏文反戈一击,进而利用马氏父子对齐敏文的信任以及信息沟通的不畅,促使马伯濂铤而走险,借以坐实马伯濂的罪状。这一招不能说不高明,但若仅仅看到这一层,那未免把这次蓄谋已久的构陷看得太简单了,要是谋略止于此,那京中只需派一名持节使臣入北军问一两句话便可化解。实际上,全局最关键的人物并非齐敏文,也不是孙启,甚至根本不在北军中,而是远在千里之外,于京中军帐安然高坐的华军副元帅——李嵩。孙启这盘棋最妙的一招不是手段,而是时机,孙启看准了李嵩在军帐、仪阁两处最高机构短暂的执掌时间,用马伯濂的失误送给李嵩一个天大的机会,至于剩下来的事情,根本不用迟峰等人操心,相反,此时如果过分操心,有意联合李嵩,反倒是弄巧成拙,北军迟峰一党只要将弹劾马伯濂个人的折子向上一递,大可以坐享其成。

话分两头,李嵩这时候在军帐、仪阁两处都见到了同样内容的两份折子,与之共同署理仪阁的王悟承见到这份折子明白其中利害,于是干脆直接把仪阁的这份折子也转给军帐处理,李嵩见王相这般举动,明白这是王相有意成全他,也是王相明哲保身的撤退之举。但反过来看,朝野内外都知道李嵩与马淳有隙,这个时候如果李嵩下手,难免招来外间非议,说不定也会给自己的政治生涯留下污点,这是李嵩不愿看到的,思来想去,李嵩决定把两处的几本折子一并上报给皇上,然后静观其变。

不出李嵩所料,皇帝拿到这两份折子也生出不少疑窦,但对李嵩没有因公废私,寻机构陷还是十分满意,不过迟峰与马氏父子各执一词,皇上一时也难有决断,于是下诏着御史台都御史罗应龙负责督办此案,并赐节予查案御史,可行钦差事。如此一来,度定马伯濂是否有罪,罪有几何的权力实际上操控在这位罗大人手上了,而这,实是李嵩所乐意见到的结果。

就在罗应龙准备派出查案御史前往北军的前一天夜里,李嵩终于登门拜访罗府。

罗应龙听门房来报李嵩到府,本想借故推脱不见,他岂能不清楚此时庙堂上下都在盯着自己,接了这份差事后他就自况道“如今我之状况,如坐屋脊,向左则左,向右则右,但无论左右,我皆有堕地之忧”,这是实情,所以他尽力平衡自己的位置,而如今李嵩登门,无异于是要将他这个坐在屋脊上的人强行推到一边,这怎能不令他心生戒备。但是,罗应龙是一个在政治上有进取之意的人,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和事佬,而目前他最大的意愿莫过于进入仪阁,若此时得罪正在署理仪阁事务的李嵩,无异于给自己的仕途平添桎梏,这是罗应龙断然不为的,所以,李嵩,还是必须见。

李嵩入得府来,与罗应龙不过平常交谈,平日里两人也不过泛泛之交,谈不上多少情谊,这本来是求人办事的忌讳,“有事即召,无事即去”,即便是君臣之间,这样的关系也不能长久,何况同僚。但是,此时此刻,对于马伯濂这个案子而言,李、罗两人平时不甚交好的关系反倒为李嵩提供了运作的可能,否则,怎么掩过众人耳目呢。

几句话后,罗应龙还是先问:“李帅深夜到此,恐怕不是为与在下闲话家常的吧?”

李嵩:“不错,确有要务。”李嵩很坦然,仿佛自己并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的这番表现出乎罗应龙的预料,但又在身居高位的情理之中。

罗应龙:“李帅不妨明言。”

李嵩笑了笑:“罗大人自是洞若观火,还不知对马伯濂一事将作何定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