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奉天承运> 段二九 你情我也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段二九 你情我也愿(2 / 2)

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面面相觑,沉默了许久。李定国道:“现在明军就在眼前,清军尚在北面,就算降了,我们又何益处?”

“大清许可将军驻守开封。”范文程说完,心里已觉得李定国同意了八分。李定国还有多少选择呢?

旁边的何腾蛟心道,妈的,当初老子就说了只有投降满清,打了打去,还不是这个结果。

开封大城,周边工事坚固,又时值冬季,固守当然要比在外边野战容易得多。李定国顿时心动,又言道:“我军缺衣少粮,大清是否负责给养?”

范文程笑道:“将军即是我大清军队,自然由朝廷给养,还有军饷。当然,依照惯例,诸军都要剃称臣。”

“身体肤受诸父母……”李定国道,“可容我们商议两日?”

在李定国心里,自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剃成满清那头式,半边脑袋光的,半边又扎辫子,不伦不类,人不人鬼不鬼,要不是被逼上绝路,李定国万不愿投降,他心道:都是被人所逼!

范文程不紧不慢道:“将军尽可商议,不急,但是要注意明军,他们应该也猜到将军欲顺大清,谨防其鱼死网破突破防线。”

如范文程所言,明军果然在次日就动了更加玩命的攻势,明朝官军聚成大队人马,从东西两线分别突进,意图撕开李定**的防线,天刚拂晓,炮声便轰鸣起来。

炮弹打在雪地上,雪花溅起老高,炮声有些沉闷,但这并不影响将人的肚子炸破,肠子流满一地,肢体乱飞。

李定**抵挡不住强攻,死伤惨重,军令边打边退,向后退兵,拉开战线。有行动缓慢者,便会被从南边突进的明军围困,整队被歼灭。

战况白热,尸横遍野。李定国当即表示愿意投降满清。

范文程完成使命,用多尔衮的手令打开了开封府大门,李定国等部涌入开封,并接手了开封外围各据点的防御。

同时,邹维涟下令全军逼近开封扎营。

南京得知了李定国投降满清的消息后,赵谦立刻命令军机处改变计划,重新制定方略。战争的突变因素太多,以前设计的攻击李定国,引诱满清南下伏击的计划,在李定国投降之后,显然是泡汤了。

军机处陆续接到了各地军报,李自成入彰德府,满清停止南下等消息也先后知晓。

时值冬月,南京也下雪了,赵谦看着满天的雪花,叹道:“今年的雪下得可早,瑞雪兆丰年,大明的小冰河期要过去了吧?”

以前如果没有天灾,明朝的京师本不会被攻破。历史有时候很巧合,就像在预示着天道一般,这也不怪乎有的人认为大明朝激怒了上天。

崇祯年间,天下气候变化,旱涝频繁,偏偏满清入关后不久,小冰河期就结束了,这不是种征兆么?

但是赵谦不信神,犹自顽抗。眼下局势尚不明朗,天道如何,还得看这场大战役的结局。十分明显,现在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力量,如果输了,就会赔得血本无归,被获胜的一方趁势夺占所有地盘。

盛衰,似乎只在一瞬间。

赵谦看着天空,心道,从小接受唯物思想,没有多少机会研究其他世界观体系,这天上是否真的存在神明?牛顿晚年不研究物理,去研究神学,这说明了智商高的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国内要坚持马氏思想一统天下,批判了牛顿,但是正如马氏核心思想一般,我们是不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牛顿晚年的问题呢?

时韩佐信走了过来,见赵谦看着天上,也顺着赵谦的目光向上看去,那里除了云层,什么也看不见。

赵谦因韩佐信的到来,收回了混乱的思维,复而言时局,“李定国本无投向满清的打算,咱们却逼其成为敌人,现在满清势力又增二十万汉军,达到了五十多万军队,天下局势,不容乐观。”

韩佐信宽慰道:“与其让李定国居于我后面威胁后方,不如让他与满清一起,正面对抗。”

“力量对比,瞬息而变,本来天下实力分布,以我大明最强,今李定国投靠满清,满清军力五十余万,达到最强,不知王师平定中原,竟在何时?”

赵谦心道:满清其实政策很正确,总是在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为他们夺天下。满族八旗,至今不过十余万,清**力,大部分是汉军,明朝打来打去,打得最多的,却是汉人。

韩佐信想了想,说道:“清军这次没有南渡黄河,原因便是受到了李自成所部的威胁,李自成在北方,直接面对的敌人便是满清,兴许……咱们可以拉拢李自成,先灭最强的满清。”

“闯贼乃我大明巨仇,与之联合,恐士林愤怒。”赵谦想了想又道,“不过可以与之秘密联络,自古几方混战,最后决战都要结成对立两方,李自成即是满清仇敌,便可以成为我大明盟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三分天下,争夺之时,也是蜀吴长期结成盟国,共同对付曹魏。又比如一战,殖民地分赃不均导致世界大战,后来也是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方火并,二战,同样如此。

故总结战争实例,今天下分成几方势力,满清已拉拢了李定国等南方军团,赵谦也觉得应该暂时与李自成联合对付满清。

韩佐信听罢点点头:“李自成对国家之士,有杀君父之仇,只可秘密议和联络,共讨满清。如果能拉拢李自成,我方军力便达六十余万,人数上便强于满清了……大人准备派谁去联络李自成?”

赵谦想了想,有这个胆识和忠诚度的,赵逸臣是不错的人选,不过近来赵逸臣在赵氏集团内部地位越来越高,这种高风险的任务已不适合派他去了,不然,其他人怎么看赵谦?

赵谦突然想到一个人,说道:“佐信觉得田钟灵怎么样?”

韩佐信沉吟道:“据卑职所知,田钟灵之父田见秀目前仍在李自成靡下,这……和谈的时候,田钟灵是否向着我大明?”

赵谦笑道:“佐信可闻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佐信洞察世事,却未想明白这个道理。女子者长大后,总有一天会向着别人,哈哈……佐信放心,此事我去办。”

中国重男轻女,除了生产的原因,大概也有这个原因吧,女儿迟早是别人的。实际上养儿女就是投资,感情和经济投资,养女儿更容易亏本。

“……佐信即刻知会军机处大臣,制定出议和方案,还有新的作战方略,我去办妥使臣田钟灵之事。”

赵谦办这事,可谓公私两顾,公事便不说了,派田钟灵去,起码她有田见秀这层关系,事情更容易办妥,而且危险也小一些,田见秀没有在旁边冷眼看着自己女儿被杀的道理。

私事上说,田钟灵至今未嫁,对赵谦的情意是假不了的。赵谦本身不容易对女人付出感情,但这和责任心没有太大关系,特别是在明代,又不是要被一个女人栓住,多一个也无妨,也能给田钟灵一个交代。田钟灵将这感情恪守了二十年,赵谦从心里想给她一个归宿。

让赵谦自己都过意不去的是,现在要找田钟灵,还得问下边的人她在哪里,赵谦一直没顾得上注意她。

属下报告田钟灵正在汝宁府组织人照顾伤兵,赵谦听罢心里有些酸,她到现在,还是在默默为赵谦尽自己的努力。而赵谦一直以来,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她的付出,猛然之间明白过来,心下十分感动。

于是赵谦下令快马赶去汝宁府,接田钟灵回应天府。他还得等待军机处新的战略方案,自然不能轻易离开。

赵谦坐在书房的案旁,喝着热茶,观赏着门外的飞雪,一颗纯洁的脑袋却勾画着怎么彻底俘虏田钟灵的心。

有钱有势……勉强有些相貌,只要肯花点心思,没有说推不倒女人的道理。女人们脑子里想的东西千古不变,无非就是白马王子,只要抓住其心理,办事不算困难。

当然有点钱就装十三,拿钱压别人,女人们不一定甩帐,这就是技术问题了。赵谦的手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无减退,他当然不会用太愚蠢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