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的万界之旅> 第二百六十七章九阴真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七章九阴真经(2 / 2)

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亦是独孤求败的剑道。</p>

此时,他已经渐渐到了无欲无求的时候,放弃手中的剑,只是时间问题。</p>

知天命之年,就是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归位了。独孤求败埋剑葬剑,便是知道了自己剑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p>

“无剑”便是如此。“无剑胜有剑”,在武学上,可说是至高无上的修为,在人生态度上,同样被金庸推崇为极致。</p>

这里补充一句,所谓的无剑,不一定就指的是无形剑气。知天达命,便是收放自如、随遇而安的人生观。</p>

同理,无剑也是随心所欲、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境界,不需要剑,不代表就一定没有剑。只是没有用剑的理由而已。无形剑气也罢、以掌代剑也罢,都是一样的意义,并无长短高下之分,只有手段方法各异。</p>

六脉神剑固然纵横万里、无往而不利,而黯然销魂掌也同样是震古烁今、气象万千。这两项神功,谁也不一定比谁强。金庸没有自己比较过,我们亦无从得知究竟哪个更强。</p>

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两种都已到了“无剑”的境地。唯有收放自如、随心所欲,方为“无剑”;物我两忘,于人于事再不执著,才是“无剑”。</p>

而段誉和杨过正是没有做到这点,他们的“无剑”才会缺陷明显,时灵时不灵。我相信,这是金庸在设计“无剑胜有剑”的时候,真正想要传达的。</p>

寻得独孤九剑,又得到了青虹剑,何大清,准备离开了山谷,不过再去武当山拜师之前,何大清还准备去一趟终南山。</p>

于是何大清就骑着马朝着终南山古墓进发了。</p>

终南山的后山,就是古墓派的驻地,古墓里可是有九阴真经的,所以才会去古墓的。</p>

何大清在襄阳稍作休整,便快马加鞭的赶向终南山,到了终南山脚下的小镇上,找了一家客栈,向小二打听出全真教遗址后,便付了一些银两,将马儿暂时寄养到客栈,而后独自一人奔着全真教遗址而去。</p>

来到全真教遗址后,何大清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不过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盛况</p>

之后,何大清在全真教遗址附近搜寻了一天,终于找到了那个可以出入古墓的水潭,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何大清便带着潜水设备进入了水潭。</p>

随后,何大清顺着水底下的一条通道向前游去,大约一刻钟之后,何大清终于游过了通道,然后浮出了水面。</p>

何大清抬头看去,借着暗淡的烛光,发现这是一间石室,在石室的中央有一口石棺,在一旁的墙壁上还有一些刻字,虽然有些模糊了,但勉强还能辨认。</p>

在墙壁的最右边刻着九阴真经四个大字,而后是九阴真经中的一些绝学,在所有刻字的下方还有一句:今破古墓绝学玉女心经于此,须知重阳一身不弱于人。</p>

“真是不要脸!”</p>

何大清看了后暗骂道,他可是知道的,这九阴真经根本就不是王重阳的武学,而是黄裳所创,结果被王重阳在这里给装逼了。</p>

何大清骂了一阵后,就拿出了照相机,把墙壁上刻的九阴真经残片给记录了下来。</p>

拍完照后,何大清就离开了,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古墓中,杨过的后人还在的。</p>

记得在倚天的原著中,杨过的后人还出场过。</p>

何大清离开古墓后,就直奔湖北武当山而去。</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