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大国上医> 第二百零四章 三顾茅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三顾茅庐(1 / 2)

 “方乐!”</p>

唐都医院,潘庆国从方乐的车上下来的时候又是一阵感慨。</p>

作为唐都医院的手外科主任,潘庆国现在上下班也都还是自行车,像这种豪车,潘庆国都没怎么坐过。</p>

不过潘庆国很快就从车子的事情上把思想解放出来了,一边带着方乐向科室走,一边给方乐介绍着自家科室的情况。</p>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费了好多唇舌,潘庆国可算是把方乐暂时从西京医院那边借过来了。</p>

如果说方乐在他们唐都做的那一台手术只是个例的话,那么加上西京那边三十台手术,这就不是个例了。</p>

三十台手术,几乎是潘庆国两个月的手术量的,而方乐则只用了五六天,简直吓人。</p>

越是吓人,潘庆国越是坐不住,越是不能视而不见。</p>

原本在方乐冒出来之前,潘庆国在秦州省手外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董文学了。</p>

这个竞争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抢夺患者资源,这个时候,不算西京市下辖的周边几个县区,就是县市区也有三百万人,能做手外手术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放开口子,医生不愁没有患者,对于几家大医院来说,只有床位不足的情况,鲜少有患者不足的情况。</p>

这个竞争更多的是领域之争,名望之争,地位之争。</p>

无论是潘庆国还是董文学,都想成为秦州省手外领域第一人,没有人愿意屈居第二。</p>

医生的名气出去了,地位也就不同了,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能请到水平第一的医生,没人愿意请第二,第一和第二虽然只是一名之差,可在地位各方面的差距那可大了去了。</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现在西京医院冒出一个方乐,从目前方乐做的手术的预后情况来看,这第一人毫无疑问已经没法争了,可即便如此,潘庆国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董文学成为第二。</p>

第一现在就在西京医院,董文学近水楼台,优势明显,潘庆国又怎么敢不放下身段。</p>

这一次跟着方乐一块过来的依旧是黄晓龙、李希文还有程云海,小组成员一个不少。</p>

潘庆国希望方乐过来这边做手术,他自己好跟着观摩学习,避免被董文学超越,毕竟董文学已经跟着方乐做过好几台手术了,他这边现在连方乐的手术怎么做的都不清楚。</p>

这个时候,有的医院手术室已经安装了摄像头,可摄像头的分辨率相当低,大多数医院手术室依旧是没有摄像头的状态,不像以后十几年,手术室摄像头什么的,分辨率也高,很多手术哪怕不进行直播或者观摩,也要保留手术录像。</p>

唐都医院的手术室是没有摄像头的,所以那天方乐在手术室做了什么,手术怎么做的,潘庆国真的是一无所知。</p>

潘庆国希望方乐过来唐都这边待一阵子,韩胜学其实也是支持的,前两天刁难,挂电话,也不过是拿捏潘庆国而已。</p>

第一就在自己手中,韩胜学是稳坐钓鱼台,并不在乎董文学和潘庆国的竞争。</p>

屈肌腱缝合的恢复期比较长,主要是复健期很关键,周期长,手术是一方面,术后恢复是一方面,恢复期长,也就意味着患者住院时间长,病房和复健室的转换率低。</p>

当自家病房和复健室不够用的时候,韩胜学是不希望方乐等人闲下来的。</p>

方乐说了,自己并不仅仅只会手外,可韩主任是不指望方乐挑大梁的,他是希望方乐尽快把人带出来的,而想要尽快把人带出来,大量的手术积累自然是必不可少。</p>

因而方乐过来唐都,对韩胜学和潘庆国来说算是双赢的局面。</p>

只是董文学很不乐意。</p>

“韩主任,你怎么让方乐去了唐都?”</p>

董文学有点生气:“唐都和咱们毕竟是两家医院。”</p>

“我为什么不让去?”</p>

韩胜学老神在在:“复健室满员了,床位不够,去了唐都,方乐可以继续做手术,还有额外的收入,多好的,我有什么理由阻拦?”</p>

“再说了,当医生,格局要大,怎么能只局限在咱们医院呢,技术推广出去,受益的还是患者,一个人两个人,又能抢救几位患者?”</p>

董文学是强忍着没骂娘。</p>

扯你妈的淡,你也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道方乐水平高,又年轻,不担心被人超越罢了。</p>

心中骂着,董文学脸上则陪着笑:“韩主任,你们用的可是我的复健室。”</p>

“哦!”</p>

韩胜学淡淡的应了一声:“我的申请已经递上去了,这几天应该就能批复,到时候我们急诊科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复健室......”</p>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复健室才能投入使用......”</p>

“要是董主任不满意,不想让我们使用你们的复健室的话,那我给方乐说一声,这一段时间就不用回来了,唐都那边应该能撑一阵子,除了唐都,还有别的医院嘛,交大医附院那边也可以。”</p>

交大医附院也是西京市的一家老牌医院,可以追溯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三十年代,根基是西京市临时大学医学部,中途多次搬迁,56年再次开诊,之前是西京市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之后西京市医科大学、交通大学、财经学院等三家医院合并,成立交通大学医学部,医院改名为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

在方乐的记忆中,原本三家医院合并应该是在2000年,没想到在这个时空提前了五六年的时间。</p>

交大医附院那边心外科和肝胆外科是相当强的,无血切肝术、活体肾脏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等领域这些年一直走在秦州省前列。</p>

交大医附院的骨伤科副主任段飞鹏也同样涉足手外领域,和董文学还有潘庆国三个人是秦州省屈肌腱缝合领域的三驾马车。</p>

“韩胜学你踏马.....”</p>

董文学强忍着没骂出口。</p>

听韩胜学提到交大医附院,董文学就更没脾气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