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75章 试图议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试图议和(1 / 2)

 广德元年,三月的最后一天,浑瑊等到了一封期待已久飞鸽传书。

“传令水军,不惜代价将蛮军钉死在沅水。”

“传令李抱真……”

“传令……”

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从英姿勃发的青年将领口中下达。

裴奰等一众部将简直有瞠目结舌的感觉。

他们虽然不知道浑瑊到底收到了一封什么传书,但却可以确定一件事——真正的反攻开始了。

广德元年,四月初。

丢失了八年之久的汝州,终于彻底地回到了唐军手中。

在叛军主动寻求撤退的情况下,夺取汝州只是水到渠成之事,一座座城池,基本都是不战而下,唐军的伤亡极少。

当然,因为避战的缘故,叛军的战损也是微乎其微。

而根据斥候的探查,龙兴县大战后剩余的庞军兵马最终分成了两路,一路往北经郑州撤向滑州,另一路则往东经许州,撤向了汴州。

想法是不错,但是未必能够实现。

不得不承认史朝义的魄力——他显然存得是以空间换时间的念头。

新遭大败,军卒士气低迷,短时间内继续与唐军纠缠,只会让己方联军陷入连战连败的被动境况。

看到这一点的史朝义,很有壮士断腕的风范,几乎没有做什么犹豫,就果断地弃守洛阳的南大门——汝州。

但这一撤退,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身为伪燕朝廷都城的洛阳,已经直接暴露在唐军的兵锋之下。

洛阳,这座历史悠久的东都。在安庆绪手中丢了一次,但史思明又把它夺了过来。曾经面对过李光弼的威胁,可惜那次失败了,这一次再度面临着唐军的威胁,一定要成功!

杨错在代宗的支持下,果断的放弃了以往只顾都城,而不顾现实的情况。理性的选择了攻略洛阳周边区域,打通与李光弼军队的联系,两路大军形成一线。

在如此情形下,面对唐军的强大威胁,洛阳内部肯定会有一场大的动荡。而杨错所要做的,就是要加剧这一动荡,以此彻底瓦解史朝义治下的民心和军心。

广德元年四月初五,缠绵了十三日的雨季终于停歇了下来。

幸运的是,除了进入雨季第一天的那场豪雨外,其余地日子里虽然阴雨绵绵不断。但降水量却不算惊人,与数年前的那场大涝完全不能相比。

上天总算是怜悯了世人,没有继续雪上加霜。

此外,由于唐军在杨错大力的督促下对阵亡士卒掩埋及时妥当,避免了大战加雨季之后,极可能会复发的瘟疫。

然而,汝州的百姓注定摆脱不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阴影——叛军在撤退之时,将那些至少还需要两月才能成熟的粮食,收割了一空。

搞这么一出,史朝义既为自己筹集到了一部分粮草,同时也将一个沉重包袱甩给了大唐这一方。

庄稼被抢割一空,几乎就等于绝了汝州百姓的希望。

大半年来的忍饥捱饿,等的就是今年的秋收,如今这一希望已经化为泡影,绝望的百姓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

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我军接管汝州也不会是件轻松的事情。

不过,幸亏这是发生在汝州,若是在其他的方,还真够让人烦心。

汝州长期以来是大唐都畿道的管辖,经历过繁华。当地百姓痛恨叛军的胡作非为,几乎是天生的亲近唐军。

借助朝廷的威望,短时间内安抚住民心并非难事。

只要粮食能够接济的上,稳定汝州的局面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进入五月之后,徐州方面的战局也愈发清晰明了兵败费县的徐璜玉,既被李光弼穷追猛打,粮草又面临匮乏地窘境,所部兵马险些崩溃,在最危急的时刻被李春救下。

李光弼与李春、徐璜玉一场激战之后,见实在无法击溃人数占优的叛军,暂时放弃了追击。

随后,徐璜玉引军朝青州方向撤退,李春引军退往兖州。

针对叛军的举动,李光弼与张傪商议之后,也分兵作两路。

李光弼率主力大军北上攻击兖州,李忠臣引军北上,在侯仲庄的配合下,攻击防卫薄弱,百姓也基本逃之一空地青州北海、东莱二郡。

接到李光弼的传书之后,杨错也停止了大军的休整,即刻引军配合他攻打许州、陈州等州郡。

四月初七,仆固怀恩统军万人,打着杨错的战旗,声势浩大的出汝州佯攻颖阳,兵压洛阳。

而与此同时,杨错自己则统军两万五千余人东向攻入许州境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