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率军逼近杨错兵马。
双方攻守变化,唐军后撤而叛军追赶。
唐军渐渐的后撤到潏河东岸,士兵争相上船,造成巨大的混乱。
杨错率领亲兵亲自断后,直到自家军马绝大部分渡河,这才登上了一条小船,十分狼狈的逃到潏河西岸。
上岸后,杨错立刻收拢残兵。
此时向河对岸望去,只见杀声震天。
无数已经无法渡河的唐军士兵,只得跳入潏河之中游水逃命。
安思霖立刻喝令弓弩手在河岸射箭,唐军士兵死在河里。
血水染红了潏河,惨状不可描述。
杨错真是欲哭无泪,只得边收拢残兵边守着西岸,防止叛军渡河。
仆固怀恩和女儿仆固绰率领所部兵马,追随中军一路溃逃。
此时,已经没有渡河的船只。
父女俩只能跳入河里,牵着马游水过河。
望见潏河西岸杨错的旗号,遂带领人马聚在一起。
杨错同他们父女相见,只匆匆数语便各自收拢残兵继续后撤。
唐军一路溃败,直到逃到武功,才稳住阵脚。
杨错第一回体会到何谓败军之将,真是狼狈不堪。
自己铠甲上挂着的披风,在逃走的时候被树枝划破了,头盔也在逃走的时候丢了。
这只是小儿科。
漫山遍野到处充斥着溃散的唐军士兵,一眼望不到头。
仆固绰一身红袍,变成了黑袍。而上面的披风在渡河的时候,为了方便就给撕了。
所有唐军将领都狼狈至极,其惨状不一而足。
郭子仪没有办法只得上表朝廷,自请降罪。
肃宗看到自家大军的败绩,整个人都懵了。
李辅国趁机进言道:“陛下,郭子仪领军无方,中了敌人的诱敌深入的计策招致惨败,应重重地治罪。”
肃宗其实不算昏聩,只是有些急功近利,才做出错误的决策。
听李辅国这么说,肃宗顿时龙颜不悦,喝道:“当初就是汝在朕面前进言,催促郭子仪率军进攻。如今招致惨败,又来说郭子仪领军无方。朕是不是把天下兵马的指挥权交给汝,汝领兵打仗。”
李辅国默然无语。
张淑妃忙道:“李辅国只是为陛下担心而已,请陛下莫要怪罪。如今我军遭逢大败,也是众人始料未及的结果。”
肃宗道:“以后不要再说李俶的事情,朕不想再听。”说完,甩袖而去。
李辅国很紧张,慌忙问张淑妃道:“陛下生我等的气,如之奈何?”
张淑妃从容道:“陛下只是一时难以承受败军之痛,把气撒在你的头上。别慌,等过些时日陛下气消了,就好了。”
李辅国这才止住心里的慌乱。
张淑妃真是把肃宗看穿了,难怪能始终盛宠不衰。
肃宗最终下诏象征性的贬郭子仪的职,担任左仆射。其余不问。
郭子仪在武功整顿兵马,发现军械全部丢弃了,兵马更损失惨重。
唐军短时间再难对长安构成威胁。
肃宗得知此事,整个人都懵了,懊悔不已。
李俶奉命回彭原郡觐见肃宗,向肃宗详细说明此次败军的原因。其中还提到监军孙知古,已经被叛军俘获。
肃宗听了,自悔道:“都是我误听人言,催促郭子仪进军,才招致大败。”
皇帝认错,臣下是不能真的说你说的对,你的确是错了。
李俶安慰道:“父亲莫要悲伤,胜败是兵家常事。叛军将领安守忠曾经数次被打败,依旧卷头重来。一个小小的将领都能如此锲而不舍,父亲贵为天子,自然要比逆贼强百倍。臣相信父亲一定能带领臣等,打败叛军收复西京。”
肃宗稍感安慰。开口询问道:“如今遭逢大败,兵马损失惨重,如之奈何。”
李俶道:“臣临行前,郭子仪对臣提及此事。认为目下最好的办法,是再遣使向回纥借兵。不知父亲以为如何?”
肃宗深以为然,便道:“此事就这么办。朕即刻遣使前往回纥,请回纥出兵相助,务必夺回都城长安!”
李俶点头称是,看肃宗没有别的事情,这才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