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李倓连忙让了开来,其他人也很有眼色的也连忙跟着让了开来。
杨错在李白和杨哲的陪同下,信步走进东宫的大门。
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
“中郎将已经进了门。”小太监高声叫道。
“吉时快到了。”
“也该来了!”
东宫的和政寝殿顿时沸腾了。
和政郡主倒是显得非常的镇定,她端坐在铜镜前,望着镜中的自己。
她的婚姻充满了曲折,本来定好的婚事,却因为男方的猝然离世而被迫终止。后来皇帝又想把她下嫁给玉真公主的次子张倜,又被玉真公主婉拒。
这次,娶她的人却是杨家人,还是安禄山的前女婿,总是让人不免遗憾。
但和政不是自怨自艾的人,相反她很懂得什么叫“天意”。
为了李家,为了父亲和兄长,她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回报父亲和兄长对她的疼惜与爱。
旁边的永和县主连声询问:“诗呢,姐夫作的诗呢?”
“中郎将没做诗,是李白代为作的。”
“李白?快说呀。”
不说闺中的千金小姐还有公主们,就连命妇们都安静了下来,对李白的大作,谁不期待呢?
小太监扬声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场面安静了片刻,气氛顿时又变得热烈起来。
“好美的诗啊!”
不愧是李白!
和政郡主依旧淡定,安静的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这时,婆子进来:“郡主,太子和良娣请郡主出门,新郎快到了。”
和政郡主深吸一口气,扭头看向整个屋子最安静的所在。
韦氏注意到和政郡主的目光,缓缓地起身。
所有人安静的等着。
没有人比她更合适给和政郡主盖上红盖头。
韦氏来到和政郡主身后,从丫鬟捧着的盘子里拿起红盖头,道:“丫头,我祝你一生平安喜乐。”
和政郡主想要流泪,泪水到了眼角,用手赶紧擦了。
韦氏为和政郡主盖上了红盖头,然后把绣着鸳鸯的团扇递给她。
和政郡主拿过来,随即在侍女的搀扶下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世俗的繁华与自己无关,韦氏没有跟去,只朝着和政郡主离开的背影挥了挥手。
李亨早已等候多时。
看到女儿出来,李亨颇为感慨道:“吾儿到了杨家,好生对待丈夫,千万不要任情任性。”
“女儿明白。”和政屈身行礼。
“出去吧,大伙儿等急了。”李亨强颜欢笑。
“女儿此去,一定会好好遵照父亲的话。绝对不会让父亲的计划出现问题,请父亲放心。”
“好。”
在李亨的陪伴下,和政郡主走出了内院,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杨错走了出来。
李亨目视杨错,感慨道:“和政诞于开元十八年,她母亲生她没多久就去世了。而我也……一言难尽,只希望你能够你们能伉俪情深,百年好合!”
虽然知道和政郡主大婚之后仍然住在长安,随时都能见到,但是张氏还是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精明的配合。
但在这个场合,又十分的恰当。
杨错心绪本来很乱,但此刻他认真道:“殿下放心,臣与郡主情投意合,一定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李亨连连点头道:“好,好,好!”
“吉时已到!”
众人一行出了东宫,和政郡主登上帷幔装饰的车。
杨错翻身上马绕车三圈,带领迎亲队伍离开,朝着杨家进发。
一路上有左龙武军在前开道,旌旗招展,婚车后还带着东宫各式回礼,按照一定礼仪规范,有先有后的抬着前往杨府。
所有礼品差不多都是吉祥为主,不用算太值钱的东西。
浩浩荡荡的队伍引得百姓们争相观看,热议不止。
一般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出嫁,三十六抬嫁妆,四十八抬嫁妆,六十四抬嫁妆等,若是能有一百零八抬嫁妆,那就已经引起极大的轰动了。
而现在,他们已经数晕了,已经数不清了,却还没有数完,不止没有数完,甚至还看不到送嫁队伍的末尾!
果然,杨家的威势不同凡响。
等到杨园时,正好是太阳快要下山时。
杨错先下马,站在毡席上迎候。
和政郡主在侍女的搀扶下,缓缓的下车,双脚踩在毡席上。
两人恭敬的一前一后,站在毡席上。
只听里面一个接一个的传来“迎亲”,两人才开始往里走。
杨错、和政郡主一手牵着牵巾的一侧,和政郡主右手持团扇遮面,身后还有男童女童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