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61章:朱英的应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1章:朱英的应对(2 / 2)

朱英作揖回道:</p>

「取下两国之后,废其王室,另立新王,我大明行军之钱粮,尽皆由两国负担,无须一次拿</p>

出,可分十年,二十年,每年缴纳。」</p>

朱英的话说完,朝堂之上,一片宁静。</p>

这种新奇的方式,是当今大多数的官员,从未有想过的。</p>

在很多官员看来,对于化外之国,无非就是纳入大明,或者让其朝贡大明。</p>

但是太孙殿下的方式,截然不同。</p>

虽说没有纳入大明,但是从各方面,已经把其彻底架空,而后一系列的安排,更是会逐渐加强掌控。</p>

朱英的这种做法,便就是基于去军事化,而后加以教化为主。</p>

类似于殖民的手段,但又不完全相同。</p>

像是麓川,孟艮,包括澜沧,安南,目前还有着奴隶制的存在,和大明现在的情况,很是不同。</p>

朱英要做的,便是用大明如今更为先进的制度,文化,进行一个蚕食。</p>

朱元璋听完之后,笑着说道;</p>

下面的官员们听完,哪还有什么说法可言。</p>

陛下都已经这么说了。</p>

随即,各路官员尽皆开始上奏。</p>

一波波的夸赞,接连不断,在这种好事上面,没有谁会吝啬两句赞美。</p>

朱元璋也是高兴的点头。</p>

毕竟大孙的这些安排,确实是非常不错。</p>

其实在这个事上,还有一个点,便是沐王府的忠心问题,朱英并没有去提及。</p>

他自然是知晓的,历史早已见证沐王府的忠诚,即便是传承近三百年,云南在沐王府的掌控下,一直都是非常的稳定。</p>

而且沐王府对于大明的忠心,也从未有过任何的改变。</p>

在去掉是否忠心可靠的问题后,事情自然就变得简单起来。</p>

朱元璋一锤定音道。</p>

兵部尚书茹瑺,躬身作揖道;</p>

早朝结束后,华盖殿内。</p>

朱元璋问道:</p>

这是朱元璋的疑惑。</p>

对于沐英,自己的义子,朱元璋一直是非常的信任,所以才会把整个云南都交给他。</p>

但是大孙如此,就有些奇怪了。</p>

毕竟大孙从未跟沐英有过交际,对于沐春,也就是沐英安葬的时候,可能见过。</p>

但那个时候,大孙还没有入宫呢,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关系。</p>

目前麓川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打或者不打,朱元璋的本意,如果大孙没有提出,其实还是不想打的。</p>

倒不是说忌惮云南有所变化,而是在朱元璋看来,目前的云南已经够大了,再大一点小一点</p>

,根本不是关键的问题。</p>

而且有麓川这些小国临近,给予云南也是有所压力,加上本身对于境内土司的复杂性,从而使得沐英一系的子孙,只能把精力放到治理上面。</p>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自己信任沐英,甚至是沐英之子沐春,可不代表自己的子孙,也会有一样的信任。</p>

当沐英子孙把云南治理好后,朱元璋知晓,自己的子孙,肯定不会让其独大的。</p>

自然会有制衡的手段。</p>

有些事情,不单单只是看现在,更看将来。</p>

朱英闻言回道:</p>

朱元璋好奇问道:</p>

朱英回道:</p>

朱元璋闻言便是知晓,大孙这是想对整个西洋下手,从中得取利益,扩大大明疆域。</p>

安南驻扎的五万大明精锐,就是最先埋下的一颗钉子。</p>

朱元璋思索一番后说道:</p>

朱英点头回道:</p>

听到说朱允炆要去占城,朱元璋微微一愣,这倒是他没想到过的事情。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