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50章:最擅长薅羊毛的朱元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0章:最擅长薅羊毛的朱元璋(2 / 2)

老百姓恨透了他,纷纷起来造反。一时义旗四举,局势动荡,眼看皇帝的宝座已经摇摇欲坠了。</p>

到这个时候,元顺帝才惊慌起来,他一面派兵镇压各路义军,一面施展他的欺骗手段,派一员大官,前去浙江金华府浦江县郑义门郑家查看的奏闻,想宣扬郑义门郑家的太平景象,来挽回民心,巩固其统治地位。</p>

钦差大臣领旨,日夜赶路,前往浙江。</p>

不几日,已来到浦江郑义门村头。钦差一举目就望见村口有一棵千年巨樟,树上筑着一个很大的鸟巢,群群鸦鹊,盘旋其间。</p>

他点头称赞道:说罢,便向地方官打听郑家和之事。地方官不敢怠慢,忙领那钦差进郑家就座歇息。</p>

茶毕,郑家长老领着钦差察看的情况,又查了郑家兄弟同劳共享、钱财公开的账册。一点一滴,不敢疏忽。</p>

那钦差看了,十分满意。当再次回到中堂时,他突然从怀中取出一包用黄色绸缎裹着的东西,高声嚷道:郑家父母兄弟闻声,不禁吓了一跳,忙跪下接旨。</p>

钦差打开所包之物,取出一幅绸轴宣道:「朕以仁德而治天下,扬忠孝以兴国邦,颂信义以慰海内。今闻尔曹忠孝信义俱全,特赐雪梨两枚,以褒其德。</p>

钦此!」</p>

宣罢,将圣旨搁在香案上。</p>

郑氏一家大小叩首谢恩。</p>

钦差又道:「皇恩浩</p>

荡,这两个梨应该平均分食,以显示你们的忠义。」</p>

这郑氏一家,人口众多,如何分吃这两个雪梨。</p>

原来,这钦差大臣正想用这个办法来考考他们。郑氏一家苦思冥想,总想不出办法。</p>

后来只好求教于当地的名师宋濂。宋濂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他们才有了主意。</p>

当下郑氏忙将雪梨放进石臼捣烂,并烧沸了一锅水,将开水冲人捣烂的梨汁中,再用小碗一一盛起,一人一小碗,恰好不多也不少。然后,一家大小举碗齐饮。</p>

到这时,那钦差才算满意了。他回京都后,向元顺帝奏明了浦江郑义门的确实情况。</p>

元顺帝一时兴来,提笔写了五个大字,并赐国宝一只。连同敕书,派员前往郑义门表彰恩赐。</p>

元顺帝派人去浙江郑义门赐字之后,便到内宫饮酒作乐。国相得知元顺帝赐字之事,忙人宫问元顺帝道:元顺帝道:</p>

元顺帝怔住了。</p>

国相急奏道:。无论郑氏有如何功德,都不能号称,望圣上三思。」</p>

孝义忠元顺帝知道自己写错了字,后悔莫及。</p>

他肚里一转,咬了咬牙,用手做了一个的手势。</p>

并立即下了一道谕旨,派一员大将,带领轻骑数百,要杀尽号称的浦江郑义门郑氏一家。</p>

兵马来到郑义门,包围了宅房,大将到门首一望,不觉愣住了。</p>

原来门首的巨匾上写的不是,而是。</p>

朱高炽听完后,不由笑道:</p>

的称号。」</p>

徐仪华笑着说道:</p>

朱高炽一愣,顿时明白,这其中还有隐情。</p>

便就问道:</p>

徐仪华道:</p>

的时候,对此也有些好奇,便就询问郑家,当初是如何逃脱。」</p>

朱高炽不由奇怪的问道:</p>

徐仪华道:</p>

「郑家花费的,自然是仅仅是这六七十万两白银,打通蒙元朝堂上各关节,还有贿赂皇蒙元皇帝身边的亲信,又</p>

是花了四十多万两白银,大量的古董字画,这才让蒙元皇帝收回了谕旨。」</p>

朱高炽听闻后,立即在心中盘算了起来。</p>

总共一百多万两。</p>

其中三千将士得了三十万两白银,蒙古将军得了十万两白银。</p>

蒙元皇帝得了八万两白银。</p>

但是最后打通朝堂的关系,花费了四十多万两白银不说,还付出了价值难以估算的古董字画。</p>

这么算起来,花费最大的,反而是文官亲信,最小是皇帝。</p>

看到娘亲带有深意的眼神,朱高炽心里,顿时明白了许多事理。</p>

不过同时也有些好奇:</p>

徐仪华笑着说道:</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