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4章:手段(2 / 2)

“不过关系到治安司,甚至还有群英商会,这件事便就不是很好处理了。”</p>

“你且先回去,我去趟知府大人那里,看看可有什么消息,便再于治安司沟通,若是对方无故拿人,宋某自当不许。”</p>

宋信在心里头思索一会后,对着李管家说道。</p>

李管家连忙磕头:“谢谢大人,谢谢大人。”</p>

宋信办事也不含糊,直接就起身,直奔知府杨幼文的厅堂而去。</p>

李管家见此,心里头焦急不减,但至少有个盼头和希望。</p>

杨幼文此刻正在自己的厅堂整理一些文书。</p>

现在的知府衙门,在去掉衙役,还有抓捕,维护安定的权力后,自身职责,也更加的清晰起来。</p>

抓生存,保民生,包括对于苏州城的多项发展,现在成了知府衙门的主要方向。</p>

而政绩,就是体现在赋税之上。</p>

好像这般一来,杨幼文感觉自己比之先前,似乎更要忙碌了许多。</p>

按照朝廷最新下达的指令,无论是县,府,郡,其地方官员,每个月都必须要有一次下乡的记录。</p>

这就是逼着所有的官员,不能只待在自己的衙门办事,而是要真正的去到地方上。</p>

在大明现在的年头,城池虽然繁荣,可多数的人口,还是集中在乡村之中。</p>

官府长官想要真正的办实事,就绝对离不开对乡村的熟悉。</p>

“大人,外面宋信宋大人,说有要事跟大人详谈。”</p>

杨幼文闻言道:“请宋大人进来。”</p>

宋信一进门,杨幼文就笑着问道:“是什么事情,让宋大人如此着急呢。”</p>

宋信作揖,苦笑道:“不瞒杨大人,下官知交好友李树明,今日突然被治安司给拿了去。”</p>

“所以这才唐突过来,想要请教大人,可是知晓这里面是出了什么乱子,让治安司给突然拿了人。”</p>

两人同事多年,有些话也就没必要弯弯绕绕了。</p>

有关李树明,杨幼文也是认识的。</p>

在很多事情上,即便是官府,也需要下面一些大户商人的帮助,才能够顺利的完成一些差事。</p>

尤其是在收取赋税的时候。</p>

宋信之所以来找杨幼文询问此事,因为按照规矩来说,治安司拿人,如果是一般人,自然没有通禀知府衙门的必要。</p>

可若是涉及读书人,便就不同了,更何况还是有着秀才功名。</p>

在这点上,治安司都会过来先跟知府衙门通气,即便是强行拿人,也不会说随意去抓。</p>

治安司本身,也是需要受到官府的监督。</p>

要是违规操作,知府衙门也可以上奏朝廷,请求对其进行处分。</p>

杨幼文摇头道:“此事治安司并未告诉于我,不过治安司那边,对于李秀才,肯定是认识的。”</p>

“就最近来说,也没听到其得罪蓝指挥使之事。”</p>

“况且刘秀才为人沉稳,按理说即便有什么事情,也不至于就抓入牢房。”</p>

说到这里,杨幼文迟疑了片刻说道:“我也知晓你与李秀才是当年同乡,想来有些焦急。”</p>

“只是这事,我暂且不好出面,这样吧,你便乘坐衙内的马车,先跑一趟治安司,看看那边给个什么说法。”</p>

“若只是误会,便也没啥大不了的,若是有其他事情,再看看如何处理吧。”</p>

宋信闻言,连忙作揖谢过。</p>

而后出门乘坐马车,直往治安司衙门而去。</p>

....</p>

治安司衙门。</p>

朱英坐在蓝田的办公厅堂,看着从倭国寄回来的情报。</p>

张伯在旁边说道:“东家,现在燕王那边势大,卫将军说已经派了人跟道衍法师联络上了。”</p>

“虽然没有过多交涉,但老奴心里头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隐秘的联系。”</p>

“晋王那边的情况虽然不错,但是比起燕王来,还是差了少许。”</p>

“我们这边是否要加大对晋王的扶持呢,或是让高丽那边,跟晋王加强一些往来。”</p>

作为朱英多年的心腹,张伯在讨论一些事情上,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p>

朱英看完手里的情报后,摇头说道:“现在的关键,不在于晋王燕王之争。”</p>

“若是我们出手,难免让燕王的心中,会滋生出一些想法。”</p>

“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先行讨伐倭国,其余的事情,只能是旁枝末节。”</p>

m</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