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24章:朱棣在倭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朱棣在倭国(2 / 2)

“王爷大才,末将远远不如。”</p>

张玉的马屁,适时到来,让朱棣尤为得意。</p>

如果只是普通的征战,朱棣自然不会过多的考虑将士们的一些情绪。</p>

但现在不同,如今是类似于屯兵的概念,而且异国他乡,将士们的情绪,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p>

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粗暴的教坊司,就是最方面宣泄将士们情绪的地方。</p>

此时,一名将士突然上来汇报:“启禀王爷,有一倭人,想要觐见王爷,锦衣卫那边说,好像是知晓藏粮食的地方。”</p>

朱棣眉头一挑,道:“让他过来。”</p>

很快,一个看上去还算是干净得体的倭国老头,在极为军士的押送下,就来到了朱棣这里。</p>

朱棣自然是不懂倭语的,不过在来之前,显然早就有这样的情况预料,朱元章安排锦衣卫这边,大量的懂倭语的翻译,随同前往。</p>

那老头见到朱棣,看见朱棣的打扮,立即恭敬的趴在地上,叽哩哇啦的说起来。</p>

朱棣皱眉问道:“他在说什么。”</p>

锦衣卫连忙翻译道:“回王爷,他说他叫石原杜夫,是石原家的家主,他代表石原家向你问好。”</p>

朱棣点点头,道;“告诉他,本王很好,他说他知道倭军藏粮食的地方,这件事可是为真。”</p>

锦衣卫连忙把燕王的话翻译过去。</p>

石原杜夫闻言,连连点头。</p>

锦衣卫翻译:“他说粮食,就藏在不远处的三个山洞里面。”</p>

朱棣问道:“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本王。”</p>

老头大一篇叽哩哇啦的话,就迅速的说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哭诉。</p>

锦衣卫听着,也感觉有些头大,只好简短的翻译道:“王爷,他的意思是说,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像王爷这么好的君主。”</p>

“将军的武士们,总是欺辱他们,吃最差的食物,干最多的活。”</p>

“王爷来了之后,没有把他们当做奴隶看待,反而拿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们作食物。”</p>

“所以他们决定告诉王爷,倭军们藏匿粮食的地方。”</p>

听到锦衣卫翻译这话,一旁的张玉,顿时目瞪口呆。</p>

不由道:“王爷真是神机妙算。”</p>

先前张玉虽然呵斥朱能,其实心中也在想着,把将士们的粮食分给倭国百姓,也是一件不怎么好的事情。</p>

哪里知道,反转来得这么快,这才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倭人就把粮食的藏匿地交代出来。</p>

之前严加审讯了那么多倭人,都没半点用处。</p>

对于这件事,朱棣其实也是非常意外,没想到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

粮食的问题,就这么得来了。</p>

倭国的那些武士,别的不说,骨头还挺硬,打死都不说出来。</p>

或许有些是真不知道。</p>

反正现在既然到手了,那就问题不大了。</p>

“告诉他,若是能找到足够的粮食,本王特别允许,准他入我大明户籍。”</p>

朱棣高兴之余,对其说道。</p>

锦衣卫翻译把燕王的话说给石原杜夫听。</p>

石原杜夫听完之后,纳头就拜,连连磕头。</p>

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不管是倭国的百姓也好,大明的百姓也好,并没有太强的国家概念。</p>

是谁来统治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吃上一口饱饭。</p>

石原杜夫说是一个家主,但区分倭国贵族高低的,是中原官话。</p>

不会说官话的,自然层次非常之低。</p>

石原杜夫磕头完之后,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又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p>

朱棣皱眉道:“这家伙难不成还要跟本王提条件不成?”</p>

锦衣卫连忙翻译道:“回禀王爷,他说的是关于修建城墙的事情,他希望王爷能够停城墙的修建。”</p>

朱棣本欲训斥,不过突然想起,这边的城墙似乎有些特殊,也就压制下来,说道:“让他说说,为什么要停止修建城墙。”</p>

锦衣卫把话翻译过去后,石原杜夫便就开始讲述其中缘由来。</p>

原来倭国早期,是没有城建的,是类似于据点或者聚落壕沟的防御工事,这便是倭国城郭的雏形。</p>

而在大化改新之后,历代天皇学习中原皇帝营造宫殿,开始走上了真正的城郭都市的道路。</p>

建立了诸如小垦田宫,冈本宫,百济宫大大小小类似于宫殿一般的都城。</p>

这些建筑,受到唐朝的影响,几乎完全复刻唐朝时期。</p>

包括城墙和都城,都是如此。</p>

像是现在朱棣所占据的城池,从外观上看,跟大明的没啥区别。</p>

倭国多丘陵而少平原,又处于地震带上,高大的城墙,随便一场地震过来,就有可能导致坍塌。</p>

所以才会如此低矮。</p>

石原杜夫就是想告诉朱棣,不要过于耗费劳力,去兴建高大的城墙。</p>

听到这里,朱棣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p>

在他这么多年的生涯中,是经历过地震的发生的。</p>

从翻译的话中,他也听到了,倭国这里,本身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方。</p>

连稍微高一点的城墙,都无法抗住地震,可见其有多么危险。</p>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消息。</p>

非常重要。</p>

之所以冯胜要安排兵分四路,先行屯兵镇守。</p>

就是为了摸清楚倭国的情况。</p>

除开蒙元早期,可是说冯胜等人,是大明第一次,也是历史上第二次,中原对倭国用兵。</p>

在大明人这边的眼里,除了知道倭国是一个岛国之外,完全就是一无所知了。</p>

就连地图,也只是非常粗糙的地图。</p>

这对于用兵,是一个非常大的忌讳,因为你连路都不熟悉,这么大的地方,指不定连倭军的位置都找不到。</p>

倭国又是多岛之国,如果不谨慎进军,指不定就是被一波埋伏。</p>

像是地震多发这种消息,前沿的大军,包括冯胜在内,根本不清楚。</p>

其实朱英也是交代过的,只是大家没什么感觉,即便是现在来到了倭国,也从没重视过这个问题。</p>

朱棣亦是如此,才会先行修建城墙。</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