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95章:朱元璋对卫所制度的松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5章:朱元璋对卫所制度的松动(2 / 2)

“估计已经掩埋在了黄沙之下,据说那里有着富可敌国的宝藏。”</p>

叶月清笑着讲述道。</p>

朱明月睁大了眼睛问道:“楼兰是突然消失的吗,一个国家的人,虽然很少,但是十几万人总是有的吧,怎么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p>

说到这里,朱明月有些害怕的问道:“是不是触怒了老天爷,降下惩罚。”</p>

叶月清见两小有些害怕的情绪,便就笑着解释道:“楼兰不过一小国城邦,疆域之大,也就跟咱们大明一个下县差不多。”</p>

“曾经汉朝事情,得丝绸之路才算是繁荣起来,不过随着另一条丝绸之路的开辟,楼兰便也就没落了下来。”</p>

“至于老爷天的惩罚,更是无稽之谈,像楼兰这般的小国,在西域数以百计,或许被路过的匈奴军队顺手给灭了,都不得而知。”</p>

听到这里,两小神情轻松起来。</p>

虽然大嫂没有言及大明,在个中的意思极为清楚。</p>

那些所谓的小国,连大明一个普通的中县都无法比拟。</p>

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还有对大兄的崇拜,在两小的心中升起。</p>

便就吵闹着,想要听到大兄更多的往事。</p>

叶月清本欲拒绝,奈何不得,只能继续讲述着。</p>

两小的惊呼声,在后院里不断的响起。</p>

“你们躲在这里,是在悄悄的议论我的坏话吗。”</p>

“啊!!!”</p>

两小顿时尖叫起来。</p>

方才叶月清正在给两小讲述精绝古城之诡秘,突然大兄的声音从后背响起,差点没给两小吓得直接跳入院内小湖之中。</p>

“大兄。”</p>

两小回过神来,连忙作揖。</p>

看着两小紧张模样,朱英笑道:“为兄逗你们玩呢,行了,自个玩去吧。”</p>

两小自然知道大兄跟大嫂有话要说,再次作揖便就离开。</p>

朱英坐下,叶月清为其倒茶。</p>

“陛下那边,对于卫所制度可是有所松动了。”叶月清将茶杯轻置在朱英面前,而后问道。</p>

关于密报的前后,朱英一直都在坤宁宫中,私底下的动作自然都是叶月清帮忙完成。</p>

朱英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现在的他可谓是心情极好,如天上澄净蓝天。</p>

“这件事算是给爷爷提了个醒,这世上就没什么完美的制度,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卫所制度确实不费朝廷粮饷。”</p>

“可没了粮饷的节制,卫所长官便犹如土皇帝般,肆意妄为,无人可制,往往贪污情节,更为严重。”</p>

说到这里,朱英有些唏嘘。</p>

大明贪污之风,一直都被朱元璋严肃治理,力度之强,前所未有。</p>

可这鞭子,一直都是打在文官头上,对于武官这边要疏忽许多。</p>

吃空饷自古有之,但自明开始,尤为厉害。</p>

这跟卫所制度的遗留问题分不开干系。</p>

“现在户部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国库也算是充盈,可若是承担两百万兵卒的负担,尤为困难。”</p>

“卫所制度大约不能彻底改革,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相对的限制,现在陛下大概就是在考虑这个事情吧。”</p>

叶月清思索一番后说道。</p>

朱英点点头,对于叶月清的说法比较认可,而后分析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多少卫所有这样的情况。”</p>

“根据我的猜测,其他卫所哪怕没有大同左卫这般离谱,但必然或多或少都有这般的情况发生,军队屯田,如今各个卫所的战力都在飞速下滑。”</p>

“对于我大明来说,可不见得是件好事。”</p>

“爷爷担忧之处,也是在于此了,一下子牵扯到所有卫所,容易引发震荡,还好现在征伐倭国,可以借由外部压力,缓解内部矛盾。”</p>

“辽东奴儿干那边,也能调动不少卫所过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制。”</p>

叶月清听完后,问道:“想来还是要奔着军队脱产而去,犹如玄甲卫等京师亲卫一般,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的战力。”</p>

“如今商会在大漠那边的骑兵,目前已经全部调集,防止来自于草原的袭击。”</p>

“现在草原那边,鞑靼和瓦剌私有联手的意思,私下里多次有所往来,至情报过来,或许目前都已经勾结在一起了。”</p>

听到这里,朱英眉头微皱。</p>

草原上的部族很多,蒙古高原东部草原现在最大的部族便就是鞑靼部了。</p>

与之相对的,便是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部。</p>

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等部。</p>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小部族,不过这些都算是比较大的。</p>

“晋商在里面,恐怕出了不少力吧。”朱英问道。</p>

草原部族之间,极为仇视,可不是说和平相处,矛盾累积很深。</p>

单单一个地盘的划分,就能一直干下去。</p>

联合的情况,一般来说都是有着共同的目标。</p>

叶月清回道:“晋商对田九成那边之前有很大的援助,不过他们所期待的是,和草原部族一起夹攻陕西边关。”</p>

“田九成那边没受晋商蛊惑,现在直接钻进大山里头,摆明了就是躲起来,跟朝廷耗着。”</p>

“想来就是从晋商那里,知道了目前大明的局势。”</p>

“没了田九成这个内应,草原那边就尴尬了许多,晋商应该是许诺了不少好处,才能强行联合起来。”</p>

朱英摇头道:“没那么容易,那些草原上的大贵族,可没这么简单,都不是傻子,手里头的骑兵,精贵得很。”</p>

“帖木儿那边给他们的压力很大,金帐汗国要是撑不住,下一步可就是他们了,在这个时候,没人愿意去当这个前锋。”</p>

“不管捞到多少好处,只要开战,必然有所损失,钱粮能不能带回去都是一个问题。”</p>

“晋商们的筹谋,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p>

历史上不管鞑靼还是瓦剌,都是在帖木儿东征病逝之后,才敢对大明出手。</p>

现在他们的压力,比之大明要来得更为厉害。</p>

要是惹恼了大明边军,真的出塞开干起来,那边帖木儿的步步紧逼,反而落入夹击之中。</p>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如今在草原上的战场一直不断减少的缘故。</p>

原本叶月清还有些担忧,现在听到朱英的分析,顿时轻松了许多。</p>

按照这个情况,草原上各部族顶多是吓唬一番,甚至连叩关的胆子都没有。</p>

“看来晋商这次,怕是要人财两空了。”叶月清展现一笑道。</p>

朱英道:“草原那边暂且不用花太多心思,帖木儿不死,蒙古草原那边,就能依赖于大明,至少明面上得服服帖帖的。”</p>

“爷爷让我主持春闱科举,这次科举过后,便就是开动对倭征伐了。”</p>

1秒记住爱尚:。</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