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2 / 2)

同样是闹了饥荒,所以朱元璋出生后,就只能给地主放牛。</p>

这种情况太普遍了。</p>

“大孙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关于土地不断被乡绅们吞并的问题。”朱元璋思索一番后,问道。</p>

朱英回道:“其实说起来也简单,那就是恢复土地国有,天下土地,禁止买卖,皆由大明所掌。”</p>

“这般一来,乡绅们的土地,自然就不可能再次增多,也难以隐瞒。所以孙儿才说,必须要等番薯等作物,在大明普及开来后,才能如此。”</p>

“均田制不可取,所以孙儿便想到一种新的土地分配方式,即是分田到户。”</p>

“将土地进行划分,所有权归于官府,分配到户的土地,则只拥有经营权,不得进行买卖。”</p>

“按照土地的等级划分,定下分等次的赋税,包田者多产归自己,少产须填补。若是遇上天灾,则可以免除相应赋税。”</p>

“如此一来,但凡勤劳者,必定能逐渐的富裕起来,在接近温饱问题后,也可以供养子孙读书识字。”</p>

朱英讲述的这些,其实就是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

这个制度,在老爷子统治期间,当解决大多数百姓的温饱问题后,是完全可以复刻到如今的大明的。</p>

朱英的这一段话,如同给朱元璋开了天窗,视线都变得清晰起来。</p>

越是琢磨,便越是觉得可行性极强。</p>

最为重要的是,和眼下团结乡绅地主不同,这个方法,团结的是百姓本身,又完整的避开了均田制的弊端。</p>

是完全可以长久的发展下去。</p>

最主要的是,从根子上,彻底的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p>

不过正如大孙所说,这个方法现在还不太适合,会容易引起大多数地主阶级的不满。</p>

即使是朱元璋,也很难承受得住。</p>

在此前,其实就地主阶级而言,朱元璋已经是妥协过一次了,那便是洪武十八年发生的郭桓桉。</p>

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p>

其涉桉粮食数目极为恐怖,为此,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尽皆处死</p>

为了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已经达到朱元璋不得不处死审刑官吴庸等人,来达到平息的程度。</p>

也就是那个时候,朱元璋才彻底清楚地主们对于大明的影响。</p>

也是从洪武十八年起,朱元璋正式规定,账目所用汉字,必须由‘一,二,叁。’</p>

改成“壹、贰、叁。”</p>

有效避免数目涂改,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后世都在使用。</p>

“大孙,你已经做好跟天下乡绅敌对的准备嘛。”</p>

朱元璋笑着问道,他相信大孙在这方面会很是谨慎。</p>

朱英回道:“这大明天下,八成百姓,两成地主,想要彻底赢得这场改革的胜利,唯有一种办法。”</p>

“那便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从而彻底消灭地主阶级。”</p>

朱元璋眼前一亮,道:“好法子!真是好法子!”</p>

一句简单的话,却将如何改革的路线,彻底的定夺下来,等于这个事情,已经有了非常具体的方向。</p>

在执行这个政策的时候,目的将会非常明确。</p>

“有大孙这个法子,真正从根子上,接近千年以来,各朝各代难以处理的问题,如此一来,咱大明何愁不能千秋万世!”</p>

“真是咱的好大孙,如今想起来,大孙这些动作,可谓是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p>

“要是咱没猜错的话,这些所有的想法,大孙恐怕是早就想好了,就等着去安南开国实施吧。”</p>

最后,朱元璋意识到了什么,直接问道。</p>

朱英轻轻点头,没有否认。</p>

在最初的时候,他就是准备这样去治理安南的。</p>

现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将曾经给安南准备好的法子,直接套到现在的大明过来。</p>

唯一不同的是。</p>

治理安南要亲自动手,少不了一番血雨腥风。</p>

在大明这里就轻松多了,只需要跟老爷子将明白了,后续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p>

......</p>

东南沿海这边,在朱棣还有朱的强力打击下。</p>

沿海地区的倭寇,不管是假的还是真的,几乎都被清剿一空。</p>

更多海上的倭寇,也不在大明沿海了,而是向着对马岛,高丽那边过去进行支援。</p>

倭寇大多都是战败者,但他们对于倭国,也同样有着感情。</p>

小的国家,在情感似乎要更加的团结一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p>

随着倭寇们的离开,不管是朱棣还是朱,似乎已经完成了此次的任务。uu看书</p>

只是如今对比起来,两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差距。</p>

在功劳上,燕王朱棣这边,反而还要多上一大笔。</p>

朱倒是无所谓,没事做的时候,就悠闲的去海边钓鱼。</p>

反观朱棣,就有点愁眉苦脸了。</p>

按照惯例,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他就必须班师回朝。</p>

京师的消息,朱棣也是有一定掌握的,尤其是跟朱英有关的。</p>

虽然时间上有些推迟,但不难看出,如今的京师已经沦为了朱英的主场。</p>

姚广孝这边,溷成国师还统帅十五万大军的消息,朱棣也知道了。</p>

这边的计策出了一半,现在连出谋划策的人都没了,朱棣也很是无奈心酸。</p>

“即是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便就回北平,好好待着吧。”</p>

朱棣心中无奈的想到。</p>

此时,恰好朝廷的谕旨,传达过来。</p>

朱棣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思去接旨,然而谕旨的内容,却是让他心生狂喜。</p>

谕旨上表明,燕王朱棣,晋王朱将继续在沿海屯兵,于明年开春后,共同出征倭国。</p>

看到谕旨内容的朱棣,还有些不相信。</p>

“这到底是父皇的意思,还是朱英那小子的意思,难道那小子,就这么看不起本王嘛,觉得本王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p>

朱棣的心中有些愤慨,藩王问题,其实都清楚。</p>

若是朱英对他严防死守,他也觉得正常。</p>

但这样子对他加以信任,就令他心中不爽了,好像现在的他,都不配被朱英视作对手一般。</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