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虞王殿下(1 / 2)

 “这些家伙们,还真的挺有钱的。”</p>

大账内,朱英笑着对叶月清说道。</p>

此刻,县城里的宴会已然是结束,关于宴会的内容,结束后半个时辰内,就已经全部汇报到了朱英这里。</p>

“东家,袁家和周家在汝阳这边根深蒂固,即便经历过元朝纷乱,但终究是大姓,底蕴还是有的。”</p>

叶月清回道。</p>

朱英点点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过单单两家就出了价值三万白银的东西,这还是让朱英有些意外。</p>

即便不是世家,单单宗族里的积蓄,也不可小瞧。</p>

“三万白银呀,这可不是宝钞,差不多就是三万石的粮食,早前汝阳这般,袁周二家也没少赈灾,竟还能有这么多底子。”</p>

朱英有些感叹的说道。</p>

叶月清眼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沉声回道:“好的,东家。”</p>

朱英一愣,而后马上反应过来。</p>

好个锤子好呢,我说啥了?你就好。</p>

颇有些无语,朱英知道这是叶月清误会了。</p>

现在的叶月清,看似有些柔弱,实则手里可是见过血的。</p>

前段时候收拾那些黑心商人,可是让群英商会大赚一笔,所以叶月清还以为,东家也是想把这些人给抄了去。</p>

“别多想,现在咱们不是以前了,要转变一下思路,不能按照曾经的方式去做。”</p>

“袁周二家是有些积蓄,但这都是正常留存下来的,在当地的名声,也是很不错。”</p>

朱英解释着说道。</p>

现在的地主阶级,可是大明的最为根深的拥护者,要是在这年头搞什么土改,均分田产,那无疑等于自掘坟墓。</p>

大明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大部分的知县,都是属于地主阶级。</p>

只有他们的强力拥护,才......面相,让他更为吃惊,这和他脑海里的太子殿下,几乎重合。</p>

难不成,是太子殿下返老还童了?</p>

太子朱标薨逝的消息,可是昭告了大明各地。</p>

此刻的袁行舟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疑问。</p>

“放肆,长孙殿下乃是陛下册封虞王。尔乃敢如此冒犯!”</p>

就在袁行舟还在迷惑的时候,站在朱英旁边的秉笔太监郭忠,对着袁行舟大声呵斥起来。</p>

按照大明的规矩,朱英是已经被册封虞王,所以应当称呼为虞王殿下,这才是正式的官方称呼。</p>

长孙殿下当然也可以叫,但在京师,‘长孙’这个词的象征意义更大。</p>

就像是称呼朱棣,不叫燕王,称呼四皇子一般。</p>

郭忠此举,多少算是吹毛求疵了。</p>

不过朱英却并没有开口,显然这有他授意的意思。</p>

“臣罪过,虞王殿下恕罪。”</p>

本来作揖的袁行舟,立即跪拜在地上,求饶说道。</p>

“不知者无罪,本王的身份,确实知晓的也不多。郭忠,你也不必太过于严厉了些,都起来吧。”</p>

朱英笑着说道,语气温和,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是郭忠在自作主张一般。</p>

袁行舟闻言,这才缓缓起身,再次作揖之后,才敢入席。</p>

不仅仅是袁行舟迷糊,就连其他如县丞,主簿,典吏,甚至其他的乡绅们,也是一脑袋的雾水。</p>

大明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虞王殿下呢。</p>

要知道如今封王的,一般都是皇子们,而皇子们的册封,都是要通传天下的。</p>

不管是哪位皇子的名头,或许百姓不清楚,但官员们,那可是都要记得明明白白的。</p>

冲撞皇室,这罪名可大可小,追究起来,抄家灭门都能达到。</p>

“殿下,这......是汝阳城内,以袁知县为主的众人,合计送来的清单。”</p>

入席后,郭忠从怀中掏出本小册子,正式递交到朱英手中。</p>

朱英虽然早就知道了清单的内容,还是接过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番。</p>

此事酒水菜肴,被侍从们摆了上来。</p>

下方袁知县等人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等待虞王殿下讲话。</p>

“汝阳不愧是自古以来的大县,即便在战争过后,也能快速的恢复,这其中,袁知县有不小的功劳呀。”</p>

朱英看完后,开口说道。</p>

袁行舟连忙起身,作揖道:“臣惶恐,这些不过是臣份内之责,当不得殿下夸赞。”</p>

“不错,来,大家共同举杯,为袁知县多年辛勤贺。”</p>

朱英端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p>

众人连忙起身,摇摇举杯,一饮而尽。</p>

袁行舟听到此番话,心中却是疙瘩一声,整个人都不由颤抖了一下。</p>

如今的袁行舟,已然是五十多岁,深谙官场之道。</p>

面对虞王殿下如此抬举,心下明白后续定然不会好过。</p>

果不其然,接下来,朱英就开始问道:</p>

“现在河南境内,瘟疫过于肆虐,虽然还未抵达汝宁府,但看着形式严峻,怕是不久后即将到来。”</p>

“不知袁知县在对待瘟疫上,可是有什么举措。”</p>

朱英声音平静的问道,听不出個中情绪。</p>

袁知县闻言,知道重头戏来了,回道:“启禀虞王殿下,面对瘟疫,臣等人在早前,已然是筹备了大量粮食,供给过去。”</p>

“在关卡处,也是严格把守,但凡有瘟疫接近的消息,必会首先做好准备。不得让其侵入到汝阳地界来。”</p>

朱英点点头,道:“在这方面,袁知县做得很是不错,完全可以为......其他县城的表率。”</p>

“但是!”</p>

朱英先是认可一番后,话锋一转,语气渐渐转冷:“为何本王得到消息,汝阳境内有大量商贩。”</p>

“在此天灾面前,不仅不帮忙平抑物价,反而囤货居奇,甚至暗中高价收购瘟疫地区的粮食,这些事情,袁知县难道不知晓吗!”</p>

说道后面,朱英的语气中,斥责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p>

未等袁行舟说话,朱英又道:“袁知县作为汝阳县内的父母官,难道就是这般看着其他县城的百姓,苦受煎熬,而没有丝毫触动之心?”</p>

袁行舟冷汗都下来了。</p>

他没有想到,虞王殿下最后发难的方向,竟是在这么一个地方。</p>

其实商人的囤货居奇,就整个大明而言,都是普遍的现象。</p>

官府的行为,一般都是直接出粮平抑物价,也不可能将这些商人全部给抓捕起来。</p>

对于哄抬物价,只有在售卖的时候,以极高的价格出售,才会如此。</p>

多数商贩,都是囤着不出。</p>

然而,这些囤货的商人们,多数和地主阶级极为密切。</p>

米商大米的主要来源,自然就是从地主这里出的。</p>

米商本身,也不会进行种植。</p>

面对虞王殿下的责问,袁知县额头豆大的汗水滚落,半晌都不知道如何回答。</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