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三百三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四章(2 / 2)

周云海立马就应道:“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今个我就能叫你进城。”

作为陆战部队的长官,周云海已经去到白马山城外侦查过了,且打骨子里他就看不上朝鲜兵。

“我等你的好消息!”

安义飞满意的笑了,如果今天周云海就能打下白马山城,那就意味着他今天就能抓到金自点这孙子啦?

虽然这个金自点于中原言,毫无分量,可这无疑是对朝鲜亲清派的重重一击,更是对李倧的重重一击。

因为这个人是可以起到‘孙之獬’的作用的。

通过他的口,秦朗这边不止可以详尽的了解到朝鲜朝堂上的一些秘密,还能通过他的口把一些烂事儿套在李倧的头上。

这个朝鲜王的王位在丙子之役后可就不怎么稳当了。

安义飞在朝鲜内线口中也听到过不少朝鲜朝堂上的秘闻,知道一些事儿。

丙子之役后,清军撤军,带走了作为人质的昭显世子、凤林大君与约50万朝鲜俘虏回国。力主斥和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学士也被带到盛京处死。此后朝鲜不仅向清朝称臣纳贡,还出兵帮助清朝攻打明朝。李倧在此后尽可能顺从鞑清之意,对耻于向鞑清称臣的大臣则深恶痛绝。

他认为自己所受之辱都是斥和派造成的,直斥斥和派“误国”,又说:“此辈以国之存亡置之度外,谋占美名,党同伐异,竟使宗国覆没,甚可恶也!”与之相应的是重用主和派和亲清派,他在丙子之役后拜崔鸣吉为领议政,崔鸣吉因私通明朝被清朝抓走后又起用金自点。

所以现在秦朗对于怎么处置朝鲜这一问题,始终有些游移不定。但他对李倧却半分好感也无。

这他么就是一个烂人。

自己心里头敌视鞑清,但战争一失败,就向外推卸责任。所以他的王位要是能稳了才有怪。

因为万历年间朝鲜之役的前功,在朝鲜亲明那就是先天的政治正确。李倧本身能够登临大位,就是打着亲明排金的旗号的,然后一举把光海君给搞定了。

所以他的政权合法性也就在两次清军来犯后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大家本身捧你上位就是要亲明排金,但你却两次向鞑清屈膝臣服,这自然就使人们倍感失望。尤其是丙子之役后,李倧的施政政策明显带着‘顺清远明’之意,这就叫朝鲜朝中掀起了好一阵辞职和隐退的风潮,其风评与形象也一落千丈。

甚至早在丁卯之役后,朝鲜国内的叛乱阴谋就层出不穷,天启七年李仁居起兵江原道、崇祯元年柳孝立等欲立仁城君、崇祯五年柳应泂谋逆、崇祯六年李时说欲立锦原令李倬、崇祯八年李基安谋逆、崇祯十二年贞明公主及宫人的诅咒事件、崇祯十六年李挺海叛国事件、崇祯十七年反正功臣沈器远欲立怀恩君,还有刚刚发生不久的,崇祯十九年的姜嫔诅咒事件和安益信谋逆,等等,可以说这是朝鲜王朝历史上谋逆事件最频繁的时期。

这些谋逆事件虽然基本在未然之时便被李倧扼杀,其中李倧还毒死了他的儿子昭显世子,并不顾大部分朝臣的反对,一意孤行,亲自下令赐死儿媳姜氏,并把他三个孙子通通流放济州岛,任其自生自灭。

就可见其王座之下人心之浮动。

而这也让秦朗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给李倧扣帽子的机会。

只要把这帽子死死的扣在李倧的头上了,把他打作一罪人,那以后怎么去泡制朝鲜可就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