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华夏鼎世> 第二十九章 循环重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循环重生(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燃文小说“华夏鼎世”查找最新章节!

事有视为死环,而其实生!——华夏鼎世

皋陶是被抬着出来的,虽没断气但也是时日无多。禹和启这两位华夏最尊贵的人,帮创造华夏法典的皋陶,走完人生的走后一段路。

“君王啊,法这东西,是压制人性的东西,越简单越好,越复杂越麻烦。我希望我希望咱们华夏的法,就是我最初的那几个,我希望我希望我希望”皋陶在闭气的最后时刻,闭上了眼睛。

禹和启同时停住了脚步,把皋陶慢慢的放在了地上,然后对着皋陶的尸体,磕了头。

而在禹和启起身的时候,发现周边的华夏人全部学着自己的样子,给这位为华夏奉献一生的老人,送去最后的尊敬!

“诸位,皋陶前辈虽然离世,但他老人家的精神会永远刻在咱们华夏身上。来,咱们一起为皋陶前辈送终!”这话本来是禹要说的,但觉得华夏现在的君王是启,所以便让启说了。

周边的人都放下了手上的事情,砍树的砍树,做绳子的做绳子,用很短的时间,就把一具纯天然的木质棺材给做完了。

“通知华夏各州,皋陶前辈走了。”君王启现在做事,已经越来越让禹放心了。

但让君王启和禹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皋陶前辈逝世的消息还没传出去,丹朱和监明逝世的消息便传回来了。

对于丹朱和监明,华夏基本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彻底的归咎于坏人,是华夏的耻辱,死后连墓都不应该有的。这些人占据这绝大部分,甚至有很多当年跟着丹朱和监明一起造过反的人,也持有这样的态度。

而另一派的人则是认为华夏在到了一定时间的时候,是肯定会出现丹朱和监明这样人的。可问题是,这让的人虽然大部分是统治阶层的人,然而人数有限,还不能用权利压制,便只能悄悄的给丹朱和监明送终了。

“启儿,这一年的事情太多了,我累了,你全权负责吧。”禹是真的累了,也是病了。

“父亲要走了吗?”君王启在这段时间和禹也聊了很多,知道父亲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了。

“出去走走,也不想回来了,你得快快有自己的孩子,别出现什么意外。”禹的话属于大不敬,但君王启却异常的认真:“这点我同意,父王,等过段时间吧,我也不是没有喜欢的人。”

对于儿子启的情感问题,是禹一直忽略的问题:“你怎么不早跟我说你心有所属了?”

“这不一直忙吗,心安不下来。”这对父子最后的谈话,安静的让周边的人都感觉不到这是离别。

“你还有什么担心的,一并说出来,最后咱俩在讨论讨论。”禹看着远方,有些迫不及待了。

“父王,别的问题没有,还是华夏纪年的事情。祖宗们的具体年龄还弄不太清楚,混沌之烟究竟是何时的事情,记载更是少之又少。”君王启担心的事情,禹也是一样:“是啊,最近麻烦事太多了,一件接一件的,最关键的华夏纪年却被咱们父子俩给抛在脑后了。”

“现在想也来得及,等等再走吧。”君王启和禹,最终还是按照诸侯王的规格安葬的。而皋陶,更是以君王的规格安葬的。

本来华夏很多人都对丹朱和监明抱有敌意,甚至觉得诸侯王就不应该给他们二人。但皋陶的君王规格,让这些人闭上了嘴。

葬礼是按照带有华夏法典的规矩来做的,和之前的华夏葬礼有些许不同。那些条条框框,也安在了入葬人的一生功绩中。最后,由华夏的君王启做了最后的总结,便入了土。

“诸位,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学皋陶前辈,都要遵纪守法,这让的人生,才有意义。”君王启毕竟不是禹,不是舜,不是尧,在华夏人的心里还没有足够的威信,自然会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是啊,他丹朱和监明倒是挺守法规的,还以诸侯王的规格入葬呢。”

这摆明了就是找麻烦,但君王启并没有生气:“请问您是从何而来?”

说话的人误以为君王启这是要报复自己:“在下无名之辈罢了!”

君王启笑着说道:“在这里才加葬礼的,最小也是部族联盟的首领,怎么可能会是无名之辈?哎如果你不敢说,那就不要说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丹朱和监明已经做得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不光刚才对君王启的人皱起了眉头,连禹都是这样。毕竟禹是当年要杀丹朱和监明的人:“启儿,说话要慎重。”

君王启回头望了眼父亲禹,并且朝着禹笑了笑。

这一笑,禹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了:“既然如此,就跟诸位说一下吧,什么事都闷在心里,误会也就来了,你是华夏的君王,是解决误会的,不是造误会的。”

君王启点了点头后,朝着所有人说道:“在我知道自己百分之百会是继承华夏君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心里就一直发慌。而这种发慌是伴随着日日夜夜的,连睡觉做梦都是。”

在场的人没有人说话,毕竟一个至尊在上的人说出这般话来,也算是头一次了。

“所以说,我的位置并不好做。你们也是一样,丹朱和监明前辈,也是这个意思。”君王启在提到丹朱和监明的时候,还是有人提出了不满:“再不容易,也不能造反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