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24章 三泉五丁金牛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三泉五丁金牛峡(1 / 2)

 第二日辰时天蒙蒙亮,众人又在一起用了一顿早饭,随后便又分开。李宁和孟队副两火人还是乘船行水路,郦定进、谭云两火人依旧走驿道。

从利州到朝天驿这段栈道就是沿着嘉陵水所修,和水道路线一模一样。李宁和郦定进一前一后,算不得分开,他们还相约在朝天驿一同休息。

不过,从朝天驿往北,去往梁州有两条路。一路是嘉陵水道,先向北再东转,过三泉县,沿着故汉水至金牛县。这条水道现已被疏浚大概,能够航行。(详见上章)

另一条通往汉中之路便是著名的:“金牛栈道”。出朝天驿便沿着宣河东行,经神山驿、黄坝驿、牢固关,到故嘉牟县,再北上五丁峡谷,达到金牛县。

金牛栈道又称石牛栈道,或五丁栈道,得名于“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典故。战国时期,秦惠文王趁巴蜀交战之际,吞苴灭蜀亡巴。(详见第120章)

汉中盆地原属褒国、庸国,后属蜀国、巴国,再后来被楚国夺取。巴蜀两国与楚国交战数百年,实乃世仇。而原本合力抗楚的巴蜀两国,后来也因苴国之争屡屡交恶。巴苴大败于蜀国之时,自然没有求救于世仇楚国。

但秦国为何能越过楚国汉中之地,还能穿过大巴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灭亡三国?其中缘由,不外乎巴蜀两国都想借秦国之力灭掉对方。

秦国刻石成牛,置金其后,让蜀使以为牛能便金,趁机以此为回礼。蜀国便派五丁力土拖牛回蜀。而秦国派军紧随其后,得入蜀之道,一举攻占三国。

蜀王被秦国降王为候,实在傻得可怜,被秦国卖了还替他数钱。随后秦国联合韩国、魏国伐楚,暗中夺取汉中,成就霸业之基。

剑门山属于大巴山余脉,金牛栈道较之剑阁栈道,更加险峻。诗仙李白曾在《蜀道难》一文中描述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为主,铁器初现,在如此科技极其不发达之时修建栈道,只能采用原始的火焚水激的方法。先用火把山体烧热,再用河水冷激。

崩地摧山,古人早已灵活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巴蜀苴三国数百年才建成的栈道,不知有多少壮士为此而死。

五名壮士岂能拉得石牛入蜀?还为秦国做了开道引路之人,何其悲哀。

金牛栈道已沿用千年之久,而嘉陵水道疏浚不过在近些年。就如同剑阁栈道和闻溪水道一般。

如今正是五月上旬,雨水渐多之时,李宁一行人逆流而上着实不易。昨日从皇泽寺到朝天驿,他们整整划了四个时辰。

划船不像走路,仅能依靠手臂力量,需要持续不断地划,才能逆行。幸好如今是夏季,南风呼啸,要不然水路根本无法通行。

李宁仅仅是替换帮衬,就累得胳膊酸痛,腿脚麻木,更别说那些一直划船的兵士了。

中午时分,李宁和孟队副等人行至一处大型乡镇,名曰大滩镇。他们在镇内一处名叫“九井驿”的江边水驿用饭。

这里不像先前那般,岸边不是悬崖峭壁就是低山丘陵。此处水流平缓、河滩宽阔,而且航道平直,绵延十余里,有“十里长滩”、“深山长谷”之称。

李宁等人在驿站出示路引及军官身份令牌后,瘸腿驿丞立即一脸谄媚。不但给他们用了招待官员才能使用的雅间,还命人去准备鱼肉大餐。

用饭方毕,李宁听到水驿外有争吵之声,似乎驿丞与乡民发生冲突。他便起身前去查看。

只见几名驿卒正在哄撵八九名四五十岁左右的男子。瘸腿驿丞呵斥道:“大胆侯二,你竟带人围堵驿站,速速离去。若是打扰上官用膳,小心有牢狱之灾,快走。”

为首一位老伯侯二不惧道:“他们所用船只狭小,且未穿官服,怎是官府之人?少诓骗于我,你不就是怕我抢了拉纤活计。”

驿丞愣了一下,细想来李宁一行人衣着朴素,船只简陋,且都膀大腰圆,口音奇怪,确实有不少疑点。

驿丞见过孟队副的军官令牌,那可不易作假。他当初只认为这些人是外地官差,可先前他趁着送饭之时打听详情,却被训斥一通。

此时,驿丞只好回道:“上官便衣简行,私下办事。待用饭之后,我再详秉。若需尔等拉纤,本官稍后通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