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95章 熊孩子训斥兄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95章 熊孩子训斥兄长(1 / 2)

 金坛县已有李锜大批追兵,所以李宁便去了茅山躲避几天。

茅山是道教名山,上清派发源之地。相传西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来此修道。“句曲山”自此改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著名道士葛玄、杨羲、许谧、陶弘景都在茅山上修过道。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茅山派高道辈出,名流云集,深受皇室推崇。贞观年间敕建太平观,至德年间,敕建火浣宫。

唐朝茅山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四代均是大唐国师。

李宁一行四人,为了掩饰踪迹,卯时四刻就起床,在直溪镇简单用过早膳后沿着西阳河去往茅山。

小舟西行二十里,到了茅山脚下,此处有一大湖泊,几个村落,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李宁几经问询,终于来到顾况隐居湖边的宅院。昨日他在镇子模仿他老师赵宗儒和师长权德舆的笔迹写了两封假拜帖。

虽然赵宗儒、权德舆两位长安名儒辈分上来说只是顾况晚辈,但李宁相信他们的拜帖能让他暂避几日。

顾氏宅院背靠茅山,前依湖泊,当真是隐居好去处。李宁在敲了一会门后,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小七,我先赶到,你输了。”

“九叔,你踩坏了花圃,仔细我阿爷打你。”

这时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孩童他猛地打开门两扇门,他身材微胖,脸蛋滚圆,一脸嬉笑。

另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在门后不远处问道:“九叔,我阿爷打了几条鱼?”

当稍大的孩童看到是不认识的人后,笑脸上立马沮丧了下来,问道:“你找谁?”

李宁不知如何称呼他知道:“小郎君,我找悲翁真人。”

胖孩童恍然大悟道:“阿爷不在此处。”同时手上不忘去关一扇门。

李宁心中惊叹:“这孩童不过七八岁样子,竟是顾况之子。顾况如今已经七十七岁了,难道七十生子?”他又问:“不知悲翁真人何去了?”

胖孩童回道:“自然是山中修道。”

李宁又问:“你家可有长辈?”

胖孩童没有回答,只问:“你是何人?找我阿爷何事?”

李宁回道:“我乃京城人士,奉家师之命,求见悲翁真人。”说完递过两封拜帖。

那胖孩童接过拜帖后,递给身后一瘦弱孩童,并道:“小七,你去拿给我阿母看看。”他依旧堵在门口,半分没有让他进去的意思。

半刻后,一位四十多岁的妇人和一位二十多岁的妇人走了过来,将李宁四人迎进院中。

李宁在拜帖之中并没有说他是皇族之人,只言他是赵宗儒与权德舆的学生,往江南游学,奉师命拜访。

权德舆与赵宗儒分别是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掌管科举和铨选。信中当然还说要照顾一下顾况后辈子侄。

所以,李宁才被迎了进去。顾府虽只两进,但庭院颇大,种满了花草,十分清雅。

一番交谈后,李宁了解到那胖孩童真是顾况七十岁才生下之幼子,另一清瘦孩童是顾况第八子顾从善之子顾横。

同时他还了解到顾况常年在山上修道,很少下山。顾从善则上午打渔,下午进山狩猎,以便照顾顾况。

随后,顾刘氏让顾非熊去寻他八兄回来,李宁不想打扰顾从善捕鱼便制止了,他带着顾非熊和顾横玩起了后世的游戏:跳方格。

这俩孩童玩得不亦乐乎,就连李宁虏来的红衣少女也前来观摩。李宁看到她一脸好奇得模样问道:“你要不要也来玩。

她羞涩得扭过了头,过了一会,又眨着一双大眼睛道:“听闻茅山风景甚好,下午可否带我一起前去?”

李宁本想带只孟护卫前去,打她们安置在顾府,倒也不怕她们逃跑。他笑着答应道:“当然可以,不过爬山辛苦,你不要喊累呦。”

顾非熊和顾横一听李宁要去茅山游玩,连跳方格也不玩了,一起跑到正在修补花园的顾刘氏那里央求着一同前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