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李氏> 第七十章 战争背后的底层逻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 战争背后的底层逻辑(2 / 2)

“为什么非要选择打仗呢。所有的人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生活, 不好吗。”摇了摇头,李小姝叹了口气有些感慨的说道。

李明眼神中透露出了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深邃,缓缓说道,

“有一个人开了一家珠宝店, 其中各种价格昂贵的宝石首饰都卖得很好, 只不过持续了一段时间后, 他发现在众多饰品当中,唯独价格低廉、光泽莹润的绿松石总是无人问津。在试了很多推销的方式都没有办法卖出去, 于是他为了尽快出手,便决定把价格降到之前的二分之一。结果店员听错了,直接将价格翻了两倍, 可没想到直接卖脱销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稀缺性消费、炫耀性消费、冲动性消费、从众消费。”没等李小姝回答, 李明叹了口气说道,“需求最好的催化剂就是恐惧带来的焦虑, 我们怕自己不如别人,怕身体不好, 怕被淘汰,怕对经济的发展不利,因此世界本就是催人恐惧的,平安享乐反倒成了一种可耻的标新利益。”

鱼青雨翻了个白眼开口说道,“小姝,你听他说,怎么说都是对的。”

“可我觉得确实如此啊。”李小姝有些感慨的说道, “只是不懂为什么如此罢了。”

哈哈一笑,李明缓缓道来。

为什么战争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会是可以解决经济危机的良药呢?

从泡沫的角度上来说,过多的泡沫是需要劳动价值来抵消的,如果科技有突破, 生产力提高,那么就快,如果科技创新停滞不前,那么就慢。

因此这个过程一般来说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期间对整个经济生态的损坏也是极为严重的,如果没能走出来,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就拿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倒牛奶的事情来说,很多人斥责为什么要将牛奶往海里倒,但是并不知道其实这牛奶必须要倒的。

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下,人民的财富大幅度缩水,唯一能够应对的方式就是开源节流,减少需求,花更少的钱来填饱肚子。

购买的需求下降之后,势必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原本正常供应的牛奶突然间供大于求,于是大量滞销,并且牛奶又不像水龙头一样可以说关就关,于是大量的牛奶只能降价出售。

可问题是,如果降到卖出去都亏的情况下还继续卖,因为要支付除了牛奶本身的成本还有各类人工费打包费加工费等等,牛奶这条产业链上的人全部得喝西北风,迫不得已下,于是就只能倒进河里。

有位道士就提出了为什么不能送给人们喝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一旦有白给的牛奶出现,谁还愿意花钱买牛奶呢?一旦出现赠送的行为后,这个原本的产业链直接就可以宣布彻底完蛋。

这就是经济学底层的人性,和越贵卖得越好的绿松石是一个道理。

怎么解决这种看似是死棋的局面呢,答案是制造足够的恐惧和足够的焦虑,而战争完美的可以满足这两点需求。

“从成本上来说,战争可以通过政令提高税收,同时强制性人民超额劳作,并且不用付出任何的代价,人民只需要极少的物资能够活下去就行,不再追求生活的品质。

从效果上来看,打仗是高消耗资源的行为,因此市场中多余的产品会被倾销一空,而高消耗催化出大量的生产需求便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人口的下降也会使得失业率降低,社会问题就不再是任何让执政者头疼的事情,原本因为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也会转嫁到敌人身上去。

从结果上来看,只要打赢了,肯定带来高额的回报,而如果不直接参与的话,买卖军火也是一笔发横财的机会······”

李明点燃一支烟后,吐出一口烟雾,看了一眼时间后,漠然的说道,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我等下要去见一个人,小姝,这段时间忙完了我们再聊。”

烟雾缭绕中,在李明的三言两句间,已经勾勒出了一个波及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历时4年之久,将近1亿人参战,五千多万人丧命,2000万人受伤,7000万人间接死于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饿、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募劳工、屠杀等原因的世界大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