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李氏> 第六十八章 希望或绝望的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 希望或绝望的问题(2 / 2)

再拿日本来举例。

1985年多国迫使德日这两个战败国签订《广场协定》,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没崩溃,反倒是日本崩溃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在广场协定签订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崩溃,还持续繁荣了几年。

有人说是因为日本身的经济泡沫原因,可都明白应对泡沫的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拖,为什么日会选择紧缩银根然后直接刺破?

又有人将其归结为大藏省的决策失误, 但有人则提出了一个非常阴谋论的观点。

货币经济学家Rihard Werner指出:日本央行不光亲手刺破了泡沫,甚至连泡沫本身,都是他们故意制造出来的。(《日元王子》)

原因是,因为战争期间对经济计划的需求, 日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机构,它就是大藏省。

单从职能来说,大藏省可能是比美联储更牛逼的金融机构,并且没有之一。

它不光统管了日本的财政、税收,还把持了金融和监管,相当于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一系列和国家印钱、用钱、收钱、监管相关的部门的集合体。

除了和美联储一样的货币供给和定息权外,它还能通过分配经费、审批各省年度预算方案等途径,牵制和影响其他部门的决策。

没有人愿意交出手中的权柄,在这样的背景下,代表政府的日央行希望脱离大藏省的控制。

怎么制造危机?凯恩斯说了,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就可以了。

由于货币的供给和定息被大藏省控制,所以央行搞出了一个【窗口指导】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简单的说,就是央行手把手教商业银行贷款给谁,贷款多少。

1989年三重野康任日银总裁,短短8个月内加息3次,以平成之鬼的称号戳破了地产泡沫。

但有趣的是85年至89年搞窗口指导大肆放贷的也是这家伙。

1990年至2000年,被称为日失去的十年,这十年中伴随着大藏省不断暴露出了多件和其相关的丑闻,2001年在中央省厅改革后,为了消减其过于庞大的执政影响力,大藏省被分解成为了财务省和金融厅。

·······

危机能创造美联储这样的机构,也能毁灭这样大藏省的机构。

换个角度来说,到底是必然的。危机下人们创造或者毁灭了它们,亦或者是人们为了它们的创造或者毁灭而制造了毁灭性的危机呢?

说不清,这是一个希望亦或者是绝望的问题,而李明选择相信后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