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谈吧。”傅紫萱说道。</p>
那两人看着傅紫萱不明所以。</p>
“我救了你娘,而且能让她恢复如初。我也不要你们做什么,我那粒丸药你们暂时也付不起。就跟我说说你们的故事吧。比如你们姓甚名谁?为何为落到今天的地步?家里又还有何人?我要听真话。”</p>
那姐弟俩对视一眼,也许是看出傅紫萱是那种可以信赖的人吧,那姐弟俩只沉默了一会就对着傅紫萱说了起来。</p>
这一家子姓杨。姐姐叫杨心慈,二十岁。弟弟叫杨心仁,十五岁。母亲姓夏,现年三十八岁。来敬县快一年了。</p>
祖上是以采药为生的药农,后来存了一些银钱,到了杨心慈的祖父这一辈,就在当地开了一个药堂。到了姐弟俩父亲这一辈,生意渐渐做大,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p>
</p>
母亲夏氏原是家里药堂请来的坐堂大夫的独女,从小学了一些粗浅的切脉的本事,夏父临死之前把她许配给了杨家药堂的大公子,也就是姐弟俩的父亲。</p>
这夏氏倒是个爱好诊病切脉的,不过世情并不允许一个妇人抛头露面地给男人看诊。夏氏嫁人之后,因为实在爱好,杨父就允许她偶尔给药堂里的一些来看病的妇人看一些病症,或是让她出外给一家妇人接生。后来夏氏倒是爱上了给人接生的活计,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p>
后来夏氏的公婆去世之后,不出几年,丈夫也过世了。杨家的药堂就给杨父的两个弟弟分了去。只给了几百两银子给夏氏母子三人,杨家顺势分了家。</p>
按说母子三人有屋有宅靠着这几百两银子,再加上手中有谋生的技艺,倒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地步。</p>
主要是因为这夏氏有一次在给一户富人家太太接生的时候,遇上那太太难产。胎儿不仅胎位不正,而且脐带绕颈。情况危急。</p>
夏氏因跟父亲学了一些针灸之术,三下两下在那女子的肚子上扎了几针,倒是把危情解了。胎位也好不容易导正了过来,后来又因为此胎着实太大,新生母宫口又太小。</p>
一时险情顿生。</p>
这种情况下,接生婆都会又惊又吓跑出去问主家要保哪个?要么保住孩子,要么保住大人。要么干跪一尸两命。一些大宅大户里面,阴私多的是,若是这新生母是不受人待见的,一般就顺势一了百了了。</p>
这夏氏是个坚韧的,她想留住母亲又想保住孩子,当场就让人切了参片让新生母含着。又拿了随身的针包,动作利索地侧切了女子的宫口。</p>
她在书上看过,孩子头太太,切了女子的宫口,可以让产道增大,这样就可以让大胎的孩子顺利地产下,既能保住大人也能保住孩子的性命。</p>
孩子产下来后,只要用针线把新生母的宫口缝合就好。只是她从来没做过,只知道这样是可行。当时情况危急,不容她细想就动手了。</p>
她运道还算好。孩子顺利出来了,新生母也活了过来,正是人人欢庆的时刻。那家人家也重重地赏了她。</p>
只不过,才过了几天,那新生母亲就因下体崩裂,出血不止,过世了。</p>
那家人自然把气发在夏氏的头上。又听到家里的嬷嬷描述当时的情景,气更是不打一处来。这是什么?女子的宫口能随便切的吗?在人身上动刀,这不是要人命吗?切了还用针线缝?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吗?当这是裁剪衣裳呢?</p>
那家人伙同逝世女子的娘家,一起告了官。</p>
还好杨家在当地也算小有口碑,又得了一些老大夫的做保,说当时那种情况下,不那么做,大人小孩都保不住。当地的知县还算清明,只让杨家赔了所有的家产,并把他们母子三人逐出该县就结了案。</p>
母子三人身无分文被赶出来,夏氏娘家已是没人了,杨家本家也不肯伸出援手。夏氏已出嫁的女儿杨心慈的婆家也怕得罪人,把杨心慈休弃了出来。</p>
母子三人一路乞讨拉扶着才从北地来到这敬县。杨心慈是再不让母亲给人接生了,而且也没人要一个不熟悉的外地人接生。再说夏氏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也不愿再碰接生的活计了。</p>
母女二人只每日接些桨洗的活计赖以糊口。而杨心仁则到玉屏山采些药零星卖些钱。日子虽然清贫也还算能过。</p>
怎奈夏氏因心内郁结,自责因她之故害得女儿被夫家休弃,又害得小儿要远远离了本家,也家都不能回。再加上一路奔波,每日又劳苦,就像大风刮一样倒下了。</p>
只不过心里又一直有着执念,坚称自己没有做错,不愿这样死去。一直强撑着一口气才没有寻了亡夫而去……</p>
ps:这是补昨天的,稍晚还有。昨天被公司派到乡下去了,一直到现在才摸到电脑。对不住大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