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章林家</p>
北周过年的风俗与南唐略有差异,尤其是一大家子人在一处,更是繁琐不便。小小一直呆在府里,没事就去寻田丰说说话什么的,日子倒也过得惬意。</p>
田丰所谋之事也急不得,安心住在外院的客房里头,没事儿就跟小小说说话,或是往街上溜达一圈儿,倒是没什么焦急的神色。</p>
唯一叫小小觉得蹊跷的事情,就是过年林氏居然都没有回娘家。初二那日黄氏和韦氏都回了娘家,可林氏却毫无所动。想起之前三叔说自己母亲出身书香世家,那么也就是说明林氏娘家还有人,为什么就没回娘家呢?就是上头老人不在了,与兄弟之间也有走动才是。</p>
可是看着林氏明显不怎么好的脸色,小小没敢问,晚些抽了时间悄悄地问郑妈妈。</p>
郑妈妈和周妈妈都是跟着林氏从林家陪嫁过来的丫头,对于林氏娘家的事情应该也知道一二。听了小小的问题,郑妈妈犹豫起来,小小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说:“若是实在隐晦,不告诉我也就是了,只是看着母亲伤心,我这心里有些不好受。”</p>
郑妈妈叹了口气,欣慰地笑道:“茹姐儿心疼母亲,真是夫人的贴心小袄儿。只是这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唉……”</p>
一听是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小小反而起了八卦之心,缠着郑妈妈要她说。</p>
郑妈妈看旁边也没有外人,便按了小小在床上,自己坐在脚踏上细细说起其中的纠葛。</p>
原来当日周伟还未授大将军,在京郊偶遇林氏,一见倾心,头脑一热便央了媒人去林家提亲。林家人口众多,也有在朝为官的,可都不过是六、七品的小官,往上数几辈儿倒是有进了进士,授了翰林院编修的。文人本就轻武,听说提亲的是个武官,心下便有几分不乐意,林氏的父亲便要推辞,可林氏母亲却道家计艰难,不应该再苛求儿女婚事,老两口一人一个意见,怎么也说不拢。</p>
偏这话传到了林氏耳里,少女情窦初开,对于上过战场的男人本就有种英雄崇拜的情结,又听说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周伟。想到他一副相貌堂堂,有礼有节的模样,就倾心了三分。</p>
林氏母亲知道女儿乐意,自然更是坚持要让林氏嫁给周伟,林氏父亲拗不过,只得点头答应,两家合八字,换了庚帖,只等着日子到了再过小定。</p>
</p>
谁知刚过了没几日,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就为自家长子求娶林氏,林氏父亲登时就反悔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周伟不过是个千户而已,又是军职,哪里比得上国子监祭酒的长子金贵?更何况求娶的那位已经中了举人,据说学问极好,只等着金榜题名了。</p>
林氏父亲要退婚,碍于清流书香的面子又拉不下那个脸,正在着急上火的时候,不知怎么让林氏晓得了父亲打算退婚的事情,扒拉了一把剪刀就冲到了父亲书房,说:“一女不嫁二夫,若是父亲不要脸面,铁了心要退婚,女儿也只好绞了头发去做姑子全了林家的脸面!”</p>
当时就把林氏父亲气个仰倒,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来月,可到底也没好意思娶退婚。</p>
林氏出了嫁,三朝回门,林氏父亲居然避而不见周伟,把林氏气得眼泪直流,也没依着规矩在娘家过夜,天不黑就回了家。</p>
自此之后,林氏与娘家几乎就行同陌路了。</p>
没过几年,周伟前线杀敌有功,圣心独宠,官职也是节节高升。林家人又跟林氏恢复了走动,虽然觉得娘家人披着书香世家的皮子,却行着势力眼的做法,到底是自家亲人,林氏也就跟娘家继续走动起来。</p>
其实说起来这几年也还好,前些日子林氏与周伟使小性儿,还回娘家去小住了几日。可回家一说茹姐儿找到了,除了林老太太是真心替女儿欢喜,其余个个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原来看着林氏一直在寻找闺女儿,想必是要个女儿的,这么些年都没有找到,好几房都想把自家女儿过继给林氏,可陡然一听说寻到了,心里都不是滋味儿起来。</p>
读书人弯弯肠子不少,连带着面对林氏的时候,就透露了出来,七嘴八舌地说要看准了,别是周老三随便找的一个糊弄林氏之类的话。林氏一听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敲打了几个亲戚一顿,回头却被林老爷子教训了一顿,说她“女生外向”“不知孝悌”什么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