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有些吃惊,没想到天赐这孩子这么懂事,更好奇的是陈氏女儿的事情,便问天赐:“你还有个妹妹?怎么从来没听人提起过?”</p>
    提起妹妹,天赐就闷闷不乐:“这样的事情谁会挂在嘴边?我那妹妹长到一岁多的时候,刚过完年没多久,不知怎么着了凉,发起烧来,结果烧没退下去,妹妹就没了。那次母亲也是哭了好久,足足一年的功夫都没开过笑脸。去年又没了个娃娃,要是现在天佑再出点事,父亲不在家,母亲怎么办?”</p>
    如果天佑真的出了事……小小想起上回陈氏小产的时候,顿时哑口无言。就觉得天赐实在是太过早熟了,放在前世,八岁的孩子也不过小学二年级,成日里也就知道吃喝玩乐,哪里有这般体贴父母,爱护幼弟的?</p>
    晚间跟陈氏一同就寝的时候,小小便悄悄把天赐的话跟陈氏说了,惹得陈氏直抹眼泪。第二日起来,一双眼儿肿得跟桃子似的。也不晓得晚间天赐跟天佑说过什么,天佑倒是乖觉,再也没有往河边去过了。</p>
    家中咸菜剩得不多,泔水也装满了一大桶,小小估摸着老宅要来拖泔水了,早早就做下了准备。果然这日一早赵家就来了人,小小和陈氏正在厨下忙活着择菜,听见前院里头有说话声,陈氏便在围裙上揩了揩手,和小小一同出去了。</p>
    这次来的不是小李氏,却是赵老三和大郎。陈氏见了颇有些讶异,便问道:“怎的今日是三叔来了?家中一切可好?”</p>
    赵老三是个眼里只有农活的闷罐子,大郎话也不多,哼哧了半天,大郎才回话说:“多谢二婶惦记,家中一切都好。前几次都是三婶来的,她跟二郎搬泔水什么的,还是有些吃力。今日坡上也没甚活计,我便和三叔过来了。”</p>
    小小赶紧问他们吃过饭没有,要去厨下给他们做饭。谁知赵老三摆摆手道:“别做了,带着干粮呢!”</p>
    陈氏便不高兴了:“回回三弟妹过来,都是在家吃了午饭才走的,怎么你就还要带着干粮,是不肯吃我家这点子饭食么?”</p>
    赵老三满脸通红,连连摆手,说不出话来,大郎才在旁边说:“二叔出门不在家,奶奶不放心,叫我们来看看,她老人家还在家等着信哩。我们也就不多呆了,趁这日头还不是太烈,赶紧回去。”</p>
    心知赵李氏肯定不会关心赵明礼不在家的日子里,陈氏母子几人过得好不好的问题。可听到这话,陈氏心里还是很舒坦,连连说:“叫娘担心了,是我们做儿女的不是。”</p>
    大郎这才说道:“后日便是月半,奶奶说了,虽说二叔不在家,可如今二婶也离得不远,还是回家一同过月半才是。”</p>
    月半,便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是祭祀祖先报答父母恩情的时候。往年离得远也就罢了,如今离得也不算远,不回去也说不过去,陈氏自然点头,满口答应了。</p>
    大郎跟赵老三抬了泔水出去,天赐和小小也跟着照看着,刚出甜水巷角门,迎头就碰上了王之田带着王贵。随意打了个招呼,王之田似乎是回来取什么东西的,大郎他们还没走出巷口,他便又匆匆离去了。</p>
    天赐少不得将王之田的来历说了一回,赵老三忙着做事,大郎却若有所思,转头问小小:“这人看起来好生眼熟。”</p>
    第一次见到王之田,小小便有这个念头,如今大郎也有这感觉,说明这人确实是见过的,而且是小小跟大郎一路时见过。小小还在想,大郎却惊呼道:“原来是他!”</p>
    “是谁?”小小赶紧问道。</p>
    “上次我娘和廖家婆娘打架那回,有个骑马的公子看热闹,说如果在他们那儿,要把廖家婆娘挖舌剜唇的……”当时那人说过的话太过狠毒,可看年纪不过十岁上下,叫人听了就心生寒意,大郎是以印象特别深刻。</p>
    这么一说,小小也想起来了,可不就是王之田么?只不过上次见他骑在马上,衣着光鲜,满脸戾色。这回却是衣着普通,眉目间一片平和,一时没有将两个人联想到一处去。</p>
    这王之田,确实古怪得紧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