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屏风之后> 第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2 / 2)

“我?你们开玩笑吧。你们都没能想出的问题我怎么可能想得出来。”林风一时摸着脑袋不知道该说点啥。

“对了小陈,你还记得之前那个《完璧归赵》的故事吗,你不是看的一篇一位高中生写的文章从而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吗?”

“啊,是啊,怎么了嘛?”陈小燕一脸的好奇,但转而就明白了方伟的用意:“我知道了方队,你的意思是让我再去网上搜一下那个人写的文章是吧,看看其中有没有和《纸上谈兵》有关的文章!”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你还记得那个人的名字叫什么吗?”

“我记得他应该是用的笔名,叫作‘冥藏先师’。”

“‘冥藏先师’?”林风觉得这个笔名有些奇怪。

“对的,王羲之写的那本《兰亭序》里面收录了他的儿子王徽之写的诗,其中一首是这么说的‘先师有冥藏,安用羁世罗。未若保冲真,齐契箕山阿。’我想他的笔名应该就是从中演化而来的吧。”陈小燕回答道。

“嗯,那你查查看看这个‘冥藏先师’有没有发表过解读《纸上谈兵》这样的文章。”方伟说道。

“行,我这就来查查看。”陈小燕说完便将“纸上谈兵”和“冥藏先师”两个关键词一起输入了百度之中,“还真有诶!我发给你们,你们快来看!”

三人心里都是一阵激动,拿起手机便开始起这篇名为《“纸上谈兵”中的赵括到底是不是背锅侠?》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字面意思就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但是这几年来这个成语却被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有人觉得这个成语的主人并不是赵括。那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到底说的是谁的故事呢?

让我们将目光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赵国,看看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故事虽是这么说,可是细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这则成语只中蕴含着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我们在初中都学过,纸是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良之后才被逐渐普遍使用的,在此之前人们用的都是竹简,史记记载汉武帝朝的东方朔上交奏折十万字足有一百斤重,可见在东汉以前纸张并用作书写工具。

所以有许多史学家都对这个成语产生了质疑,总结起来共有两点——一,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二,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对于以上两点史学家们言辞凿凿,堪称物证具在,那是否是像他们所说这样呢?就让我们追根溯源,来看看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出处。

关于赵括最详细的记载,是《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没有提及任何纸、简或者谈兵的字眼。此后历朝历代的人,都把赵括当成是志大才疏的典型案例——但不过无论评价有多狠,并没有人说赵括“纸上谈兵”。

唐代胡曾在《咏史诗•长平》中写道“四十万人俱下世,元戎何用读兵书。”这里只提到了兵书,算是与兵法意思相近,但并没有指出与赵括有关。

到了宋代,兵法大师何去非在自己的军事著作里也专门提了一笔:“赵括之论兵工矣,虽其父奢无以难之,然独忧其当败赵军者,以其言于易也。”这里明确地将赵括与论兵结合到了一起,可是并未出现“纸上”这一说法。

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编撰的《笠翁对韵》也特意给留了一句总结“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用兵。”可见一直到康熙年间,对于赵括的认识也仅仅是将其与“用兵”联系在一起,与“纸”毫无关联。

那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真正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呢?清朝大学者钱谦益给卓尔康写墓志铭中提到“尤详于武备,人皆易之谓“纸上兵法”耳”——不过这个算是贬义褒用,而且并未说明成语的主人公就是赵括。

其实成语“纸上谈兵”的雏形叫做“纸上兵”,早在明初乱世就已出现,只是这是当朝大儒刘如孙用来抨击满朝空谈误国的大臣,完全没有针对赵括的意思。

由此看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在清朝乾隆年间才真正出现,与战国时期相隔了一千多年,与赵括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么接下来,也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让我们根据之前讲的这些线索一起来还原当初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259年,廉颇与前来进犯的秦军在长平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对峙,期间老将廉颇坚壁清野闭户不出,决心固守城池防守到底。可是当时的情况是秦国已经实行了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种地都是使用牛耕,而赵国却还是停留在人耕阶段,使用独轮车上前线运送物资,这就导致赵国粮草不济,秦国后勤却源源不断,而且赵国实行的胡服骑射也完全不是秦国强弓硬弩的对手,相比之下,高下立判。赵惠文王担心国力崩溃,传令让廉颇速战速决。可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老将廉颇战功卓著,却皆是与齐国打仗建下军功,与秦兵作战丝毫不占上风。再加上他明知赵国已经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不愿意背负战败的政治责任,所以千斤重担就全部落在在当时赵国还算名将的赵括身上。

最后的结果也全在意料之中,秦庄襄王听说赵括上任,连忙秘密换上白起为将。白起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在长平将赵军团团围住。断粮四十多天之后,赵括组织多次反击和突围,可是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都未能成功。他本人也在最后一次冲锋当中身中数箭,不幸阵亡。

战争结束后,白起将投降的四十万赵卒悉数坑杀。之后,秦王令白起乘胜追击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白起以秦兵士卒在长平之战中死伤过半为由拒绝出战,不久也因此被秦王赐死,死于非命。

结合以上四点来看,首先,赵括在断粮四十多天的情况下依旧能够组织起具有规模的冲锋,这绝对不是一般将领所能做到的,所以赵括一死,赵军全部投降可以看出他就是赵军的灵魂。并且他身先士卒,战死沙场,也尽显了一位为国尽忠的将领该有的样子。而且赵军最后被坑杀的有四十万,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随赵括战死的,而是最后选择了投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括也为赵国积蓄了有生力量。最后,通过《白起王翦列传》中的这个故事可以得知秦军虽然在长平全歼赵军,可是所谓“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更从侧面烘托出了赵括卓越的军事才能,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作为战争的牺牲品,赵括和他的部队永远地埋藏在了地下,他们身上的光辉已经随着岁月风霜的冲刷正消失殆尽。但是他们那敢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间站出来英勇抗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依旧是值得后人永远地敬仰与怀念。

“大家都看完了吧。”方伟看到其他两人的目光也都慢慢地从手机屏幕上渐渐抬起。

“嗯,看完了。”林风和陈小燕一齐答道。

“说说吧,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我想,如果这篇文章当中采用的史料都是真实的话,那我们的确是该好好地重新审视一下《纸上谈兵》这个历史事件以及赵括这位历史人物了。”陈小燕说道。

“可是这对于我们案件有没有什么帮助呢?”林风问在一旁道。

“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样东西了,秘密说不定就藏在这里面。”方伟说完,拿起了桌上的那本厚厚的日记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