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双方的谈判是在秘密中进行的,但进度却快得惊人,从接触开始算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谈妥了。根据双方正式签署的德阿友好互助条约,德国政府将在三年内向阿拉伯联盟提供总价值不少于1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只算纯粹的援助,两国之间的贸易不算在内。,帮助其建立起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却相当齐全的军工和基干工业体系,而被克里姆视为将来阿联经济支柱的采矿业也在德国帮助下飞速发展起来,比如摩洛哥的磷矿占全世界的一大半阿尔及利亚的铁矿总储量有大约40亿吨和潜力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这个更不必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因为欧战爆发而滞留欧洲的中国地质勘探人员也接到国内的命令而纷纷前往阿联助其勘探矿藏,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同时在客观上也帮了德国一把......</p>
得到德国的大力支援后,新生的阿拉伯联盟国力迅速强盛了起来,不过这也得感谢当初西方殖民者在北非留下的良好基础。要知道当初西班牙与法国政府可是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注1以近乎于本土的标准来建设的,虽然由于定位的关系而没有留下什么工业基础,可是三地居民的平均识字率却已经高达成,以中国传来的技工速成法,这些文化程度较高的识字人口很容易被培训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再加上德国人大力支援的机器设备和高端人才,这三个地区工业化至少是初级工业化的进度要比中国快得多,而超过三千万人口完成初级工业化所能拥有的工业实力,至少不会比现在的西班牙逊色......</p>
德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自然是要有回报的,首先,是德国海军可以在阿联沿海的任何港口停泊和补给,这无疑将令德国舰艇的作战范围大大扩张,而德国空军也可以通过协商有条件地使用阿拉伯联盟境内的机场。作为交换,只要克里姆提出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地派出不少于一个满编装甲集团军的陆军装甲部队和不少于3个航空联队的德国空军来到北非助战,但作战对象仅限于盟军。</p>
其次,阿拉伯联盟出口的各种矿产要优先供给德国,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由于两国的经济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甚至同类商品也是这样,比如摩洛哥盛产磷矿而德国需要进口,北非煤炭和钾肥奇缺而煤矿与钾盐却恰恰是德国的两大优势资源。,所以这一条算得上是互惠互利,并不能称之为是单方面的要求。</p>
真正关键的,在于第三点,那就是小胡子要求克里姆进军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并继续向东进军扫平中东。这样一来,英国不但会直接地失去大片殖民地,而且英国本土与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也不得不绕个大圈子走好望角航线,不但浪费金钱,也给了德国潜艇更多的战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其被切断了也不为过......</p>
注1:与这三地相比,利比亚的基础相对要差得多主要是宗主国意大利的工业化程度太低,甚至连日本都不如,而且意大利对利比亚的重视程度也要差一些,毕竟当时的利比亚人口少不说,资源也基本都没勘探出来。,但它的人口很少,连阿拉伯联盟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影响并不大。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