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十一章 工业建设(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工业建设(下)(1 / 2)

 沸腾焙烧技术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污染较大特别是粉尘很多,但胡卫东却巧妙地将其全部回收再利用,不但减轻了污染,而且增加了产量,循环利用的理念也因此在中国启蒙。藉着这种新技术的帮助,加之胡卫东从备战角度出发,并不盲目追求产品的利润率,主要投资建设生产成本偏高但可以迅速形成产能的中小型硫酸厂,使得豫西苏区的硫酸产量飞速增加,36年便暴增至3万多吨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是18万吨,在37年范旭东的永利宁厂投产之前,更是不过区区几万吨。,到37年抗战爆发时年生产能力更是突破了15万吨,而且全在地下......</p>

但硫酸好办,合成氨就要麻烦得多,主要是所需的压力容器和测量高温的热电偶都得进口,而没有合成氨这个原料,硝酸自主生产也就无从谈起,何况硝酸生产所需的催化剂铂铑合金国内同样很难买到。</p>

不过更麻烦的,还是钢铁与电力工业,合金钢倒反而容易解决,钨等稀有金属红十五军这几个月里已经搜刮到一些,即便合金钢产量增加后不够用,也可以用飞机从江西连续转场运过来,反正用量不多,而北方基本不产的金属锑也容易解决,除了红十五军之前的收集,贵州军阀曾经大量发行锑质硬币,派人费点工夫大量购进就行了。与之相比,反而是普通的钢材更加麻烦,因为需要量大得多,单单靠抢是根本满足不了的,白区的地下组织也不太可能外运这么多进来。</p>

</p>

有鉴于此,胡卫东又考虑到豫西正好有储量不低的铁矿后世探明储量1亿多吨,而且品位在国内算是富铁矿。,便决定在苏区大建钢铁厂,尽管因为地下空间毕竟不能与地上相比,这些钢铁厂都不可能造得太大,但因为采用了超越时代的炼焦与高炉煤气的循环利用技术与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实现了炼焦炼铁炼钢的一条龙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成倍增加,到了37年豫西苏区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5万吨,占中国关内钢材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由于苏区缺乏以深冷法大量生产氧气的工业制氧机,很多时候不得不以高压空气代替氧气,严重影响了钢材的质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p>

电力的重要xg不在钢铁之下,但想要大幅度增加发电量,难度甚至更大,因为国内根本不产发电机,外国卖到中国的发电机也大都是功率很小的型号,而且民国时期的河南省工业极其落后,估计河南其他地区的发电量加起来都比不上巩县兵工厂,就算出去抢也抢不到多少发电机,所以同样只能出国购买。但一直被迫跟着红十五军一路奔波的国立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王国松得知胡卫东要建发电厂,顿时两眼放光,当场表态说只要胡卫东能够提供铜线磁铁等必须的材料,他和他的学生就能制造出可用的发电机来,胡卫东当即欣然应允。但一个月后看到那台装机容量不到50千瓦的发电机,胡卫东不禁一阵无语,但他也知道这并不是王国松无能,而实在是设备材料极其匮乏,同时严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工人所致,看来还是引进-山寨-自研的路子更加可行一点。</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