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华娱科幻之王> 第五百七十七章 无辜背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七十七章 无辜背锅(2 / 2)

陈景行倒是没怎么在意:“都是虚的而已,涨涨跌跌的只是纸面数字,等这波过去马上又要跌了,现在泡沫全吹破了,涨不上去喽。”

如果说刚上市那会他还不免为股票的涨跌心神荡漾,到现在陈景行反而基本已经免疫了。

尤其是他已经在去年年底《矩阵3》上映后在接近1500亿港币市值的高点卖出了一些股份,准备在低谷的时候抄底增加持股比例,但这种减持股份不能常干,尤其是创始人减持股份。

哪怕是不需要报备和公告的少于1%的减持,也会被敏锐的资本市场和媒体追逐。

然后就要应付各种电话、媒体采访、港岛证监会的问询和网络上对他减持的各种猜测舆论,都会让网民再讨论一遍他的身家到底有多少。

事实上他也并不缺钱,他没有学某些公司创始人的“一元年薪”,他这董事长的位置一年薪酬加股票分红加导演片酬加编剧片酬,一年少说也有个1亿到1.5亿的收入,税后的。

当然主要也是梦工厂的股票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起起伏伏了,电影上映和剧热播的时候涨,下映后跌,涨涨跌跌的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整个资本对影视行业的态度就已经在发生转变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更是直接变脸,整个行业的投资开始减少,几乎很少有公司在创立初期或者是运营期间,能得到外面的股权投资,原来的大规模融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

行业内的所谓“梦工厂泡沫”开始破裂。

之所以叫梦工厂泡沫,主要是这一轮热钱的涌入的标志性开端就是陈景行在14年春节进行的融资。

一个只生产了两部电影,其中还有一部是网络电影的初创公司,靠着陈景行个人冉冉升起的鬼才导演的名气,获得了10亿级别的估值。

当然这其中原由比较复杂,有《彗星》和《致命身份》在海外市场的输出,有幻世网急于借此机会打破五大制片厂的软性抵制和封锁,重回电影制作发行领域的试探。

但总之,陈景行阴差阳错间彷佛成了吹响第一声号角的人,随后就开启了各种以导演、明星为卖点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吹气下狂放卫星的时代。

疯狂到了一个明星成立个公司,连一两部电影版权都没有只凭光杆司令都能估值十亿。

热钱涌入加对赌协议的共同作用将导演和明星们从原来的五大制片厂密不透风的围拢下抢了出来。

张京燕没好气道:“泡沫破裂,你们梦工厂贡献最大,还好意思说。”

陈景行一脸冤枉:“你们这些人把泡沫取名成‘梦工厂泡沫’我勉强忍了,到头来泡沫破裂也是我的锅了?‘梦工厂泡沫’被梦工厂一手捅破?怎么我们公司没怎么受影响呢?

没有我,潮水总有退去的一天,裸泳的还好意思怪月亮的潮汐力啊?”

说到这陈景行就来气,媒体在分析这波泡沫破裂的时候,梦工厂确实分得了其中一口锅。

当然最早这种说法并不是指责,主要是说梦工厂加快了华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

通过科幻、军事、动画等题材不仅拉平了与好来坞分账大片的差距,提升了国内观众对商业电影的审美阈值,也几乎把持了高票房电影。

变相抬高了电影产业的进入门槛,将绝大部分热钱堵到了高收益壁障的墙后。

热钱涌入的目标就是中小成本电影以小博大。

从12年后,以徐征、陈四成、宁皓、陈景行为主的以小博大的高收益暴利才是吸引热钱进来的主要推动力。

偏偏梦工厂在靠中小成本电影博得暴利三级跳完成融资后迅速转型工业电影模式,开始建立市场壁垒。

绝大部分涌入的热钱都发现电影行业以小博大的前景就是彩票站墙上挂着的中奖纪录,纯粹是忽悠人来进赌场的,这么些年,再没有捧出第二个徐征,第二个陈四成,第二个陈景行。

以小博大圈钱不易,当要投资大成本电影的时候又被工业化壁垒挡在了外面,没有专业化团队,砸钱也是打水漂。

而梦工厂的优质资源人家不需要热钱,其他公司的大项目成功率收益率又远不如梦工厂,而且投进去就是冤大头。

资本由此开始对电影市场退烧,陈景行也无辜的被人安上了这口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