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家天下> 第151章:女官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女官问题(2 / 2)

要是驳倒徐简,迫使对方取消了这个制度,周葆濂一下子就成了卫道圣徒,在新朝的名声也就树立起来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要是徐简口才够好,能够硬将死人活,那么他也等于跟徐简唱了一出双簧,帮他巩固了女官制度的根基,对徐简有功无过。</p>

至于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徐简理屈词穷,恼怒下出手惩治。对此周葆濂毫不担心。毕竟在私底下看了这么久,对徐相的能力和处事风格周某已有把握。徐相还不至于这么没品。毕竟被人驳倒而从谏如流,对徐简的名声丝毫无损,反而会大大加强他与众进士的亲密度。以徐相的明智,绝不会看不到这一而意气用事!</p>

所以,周葆濂此举的本质,是一种“得了便宜想卖乖”政治投机。一旦圆满成功,则立刻成为新进士们的道义领袖。即使失败,仍能得一个“直言敢谏有气节”的评价。聪明如徐相,对这种人也是要善加安抚的。</p>

正因如此,周葆濂可以批评制度,但不会批评徐相。更不敢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稍有暧昧。在“贼儒”问题上,不赶紧澄清立场是要犯众怒的!</p>

听到周葆濂斩截的答复,徐简笑道:“很好。还之兄是江宁人,应该听过秦淮奇女‘河东君’柳如是的事迹。一个风尘女子尚有殉明的气节,而饱读圣贤书的大儒反倒不能,还之兄以为问题出在哪里?”</p>

对此问题,周葆濂倒是毫不犹豫,当即大声答道:“钱某乃圣人所谓‘人’,口诵圣人之言,却没有用诚心去实践圣人之教!”</p>

徐简抚掌道:“很好。也就是,光是读了圣人书,不能保证有圣人行。还要看心诚不诚,能否知行合一。《中庸》里面讲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意思是,‘道’这东西,普通的愚夫愚妇也可以领悟到一部分。在最高深处,即使圣人也不敢完全把握得了。普通男女都能够在rì常生活中实践道的部分原则。讲到最高深处,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做到。</p>

这里面圣人已经阐述得很明白,普通人不分男女都可以理解圣道,实践圣道。我试问一句,圣人‘有教无类’,其中有无明言女子不可教育,无法掌握圣人之道?”</p>

周葆濂呆立半晌,最终摇头道:“没有!”</p>

徐简等的就是这一句!他立刻反守为攻,声势迫人的反问道:“礼教之中从来没有女子不可受教、不可做官的明文规定。在上古时候,人心纯朴,按照男女各自特,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只不过是自然形成的惯例。</p>

对君主而言,王掌外朝,王后掌内宫。所谓‘一后、三夫人、九嫔’,在职位设置上完全等同于外朝的‘一王、三公、九卿’。所以历朝历代,若幼君在位,则太后临朝听政。这个制度行之以久。既然女子能代替幼君执政,为什么就不能出任别的官职?”</p>

周葆濂呆了一阵,这才反驳道:“太后临朝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幼君成年就要交还大权。可徐相的女官制度却是恒常之制,甚至还开了科考,这个完全不同嘛!”</p>

徐简哈哈笑道:“还之兄是书读糊涂了吧。到科举,这是隋唐创立,直到前明方才成熟的一种制度。在圣人的书里,那是找不出半条依据的!上古有学校,有察举,有征辟,就是没有科举。如果要严格按圣人之教而行,书上没的就不能做,我试问还之兄,圣人有无教育行房时姿势如何,进出几度,有了快感该不该喊?兄弟我愚昧,翻遍圣人书也找不到微言指示,只好按照个人理解乱搞一通,真是惭愧啊!要是无圣教就不可自作主张、胡乱行事,读书人之家岂非都要绝后?</p>

要再扯得远些,创立科举的隋代胡风浓重,满朝权贵中多半都是汉化胡人。连炀帝的老妈——文帝皇后独孤伽罗都是鲜卑胡女。她与文帝出同车,入同席,被朝臣合称为‘二圣’。到了科举成形的唐代,许多公主都有重权,王维等人就是走公主路线才得以高中。而武媚甚至直接临朝称帝。明代的女将秦良玉忠贞擅战。要是凡女xìng一概不用,只准重用钱谦益这类贼儒,这大明恐怕还要垮得更快些吧?明太祖扫平蒙元时,多用火枪火炮,这枪炮也不见于圣人经典。我圣朝立国于天京,一路征战多用火药炸城。要是无经典可据就不能做,那么恐怕现在蒙元还在běi jīng,我圣朝也进不了金陵喽!”</p>

周葆濂听得面如土sè。他们这些考八股出身的秀才,讲到见闻的广博xìng、思考的发散xìng,那确实有致命缺陷。象曾国藩等人,都是早早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才有闲工夫读些兵书史传、诸子百家,慢慢的学问才长进起来。在科举成功之前,学子们多半只是穷读几本经典,然后反复揣摩八股文的技巧,哪敢分心去读闲书?左宗棠稍稍分心去读了闲书,这进士就左考右考始终考不中。最终尽管位列封疆,但举人出身始终成为其人一块心病。</p>

周葆濂还只是个区区秀才,连个举人都没中,所读的闲书当然非常有限。讲到视死如归的儒道气节,他倒是比钱谦益这类“大儒”强胜得多。可是讲到学问,他恐怕就连钱大儒的九牛一毛都不如了。在徐简如此强力反击之下,周葆濂张口结舌。他还在组织辞句,想做最后一辩,却见前排的状元张继庚走了出来,从容道:“时间已经不早。关于女官是否有违圣人之教,我看可以择rì再议。众位同年已经饥肠辘辘。虽徐相雅量高致不会见怪,但还之兄是否能稍稍体谅众同年急等赴宴的心情?”</p>

得到这个台阶,周葆濂如释重负,当即对徐简施了一礼,迅速退回队列之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