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纷飞的京城,银装素裹的巍峨宫殿中,皇帝紧皱着眉看着从宁夏传来的消息,良久,他低声的问身旁的内侍,“太子还没到?”</p>
“回皇上,应该就快到了。”内侍黄满福小声的回答,悄悄看了皇帝的神色后,又低声为太子说话。“太子毕竟住在宫外······”</p>
皇上颌首,“朕没忘记。”他原有意让太子夫妻带着孩子早些搬进宫中,不过太子言,秦王在庆毓宫往生,宁可自己劳累些也不忍心扰了亡兄。</p>
姑不论太子此言有几分真心,但他宁可日日奔波,皇帝也不好对此多计较,只是偶尔像今日这般,急着要召见太子,就得等着他进宫来,让皇帝有些怨言。</p>
“皇上,太子仁悌,不忍扰秦王英灵,不若,皇上另择吉地建东宫······”另一个内侍大胆提议。</p>
皇帝闻言沉吟良久,他不是没想过,不过他自己的身体,他很清楚,不过是拖日子罢了!与其为此大兴土木,倒不如他传位太子,自退为太上皇,避居宁寿宫享清福去。</p>
想到这儿,皇帝忍不住对着手里的信纸叹气,他养了这么多个儿子,认真教养过的,就秦王和豫王,谁知这两个儿子谁也不让谁,都要争出头,可惜,终究争不过天意,倒是让太子出了头!他们的母妃各据山头,淑妃娘家虽不如薛家,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看太子,母妃、外家统统没有,但皇帝三个儿子看下来,就是觉得老四比他哥两个强!</p>
民间有句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p>
太子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母妃护佑,还要保护幼弟,所以比秦王多了坚毅,比逆王多了份仁心,原本皇帝还怕太子太过仁厚·不想他行事还颇爽利,有子如此,他满意了,其他一些小毛病·皇帝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计较了,如,他把小十二当儿子看,其他弟弟他可没这般厚爱啊!如,龟毛的推拖不肯搬进庆毓宫来住!</p>
人都有私心,小十二与他一母同胞,自小两兄弟相依为命·他宠,由他去吧!反正他待其他弟弟们还算不错,不像秦王和逆王……唉!想到那个逆子,皇帝忍不住叹息连连,外头来报太子到了,他才收拾情绪,板着脸将手里的信柬递给跪伏于地的太子。</p>
太子起身接过,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完毕·又再细看了两遍,这才抬头问皇帝。“父皇,当真要这么做?”</p>
“直接让他们处置得好·省得还要为他费这个心。”皇帝神色黯淡的说。</p>
“儿臣······”皇帝抬手阻止太子往下说,“朕知你想开口求情,留他一条命,不过,朕心软了一辈子,不能再给你留麻烦,你若记父皇的养育恩情,就厚待你其他弟弟们吧!逆王他·`····不值得。”皇帝艰难的说完,太子只得住嘴,对逆王·他实不想让他再活下去,对皇帝一直心慈手软拖沓许久,不是没有怨言,只是同样身为一个父亲,太子能够理解,皇帝为何没有下死命令人狙杀逆王。</p>
现在皇帝下了决心·要隐龙卫的人出手时,下手利落些,不必手下留情饶逆王一条命回京,太子基于兄弟情份,是得开口求情,皇帝既然不让他说,他也就不说了。</p>
皇帝让太子代笔修书给隐龙卫头领,太子写完信,皇帝略看过后,便令送出去,又与太子谈论近日天候、收成等国事,待夜深,太子欲辞出,皇帝才略犹豫的道:“朕想歇息了。”</p>
太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要辞出,不就是要让皇帝歇息?</p>
看出儿子的疑惑,皇帝也不再迂回直言道:“朕的意思是,朕想退位享清福,这个担子,就交给你了。”</p>
太子一惊,怆惶下跪,皇帝轻叹一声,令内侍扶起太子,让他坐在自己身边,“朕老了,都说年纪大了要服老,昨儿左相告老请辞,月前右相重病,御医下晌来禀,怕是就在这一两天了!”</p>
左右二相于逼宫时,受累颇多,皇帝派了御医小心调养,但毕竟年纪不小了,虽然日常保养得宜,却经受不了那一遭折磨,说起来,右相比皇帝和左相要年轻几岁,没想到一场风寒就病重若此,让同朝为官的左相心生退意,皇帝也不禁想传位了。</p>
太子还待劝,皇帝却道:“朕的年岁已高,想享几年儿孙福,本是想,将庆毓宫重新修整一番,好让你们夫妻带着孩子住进来,但是,朕又想到,户部那里银两短缺,若是整修后,朕有个万一,你便要继位,这东宫岂不又也空下了?”</p>
就算太子登基为皇,要再立太子,也得再过几年,到时新修整的东宫又陈旧了。太子没想到皇帝会考虑这些,想到户部账面上的赤字,再想每年岁赋确实沉重,太子还真不知该从何着手劝皇帝打消此意。</p>
皇帝说完这打算后,便又改说起诸王日后的安排。“······就藩就不必了,圈养在京里,你也看顾得到,朕当初封王时,就不曾给他们封地,开年后,朕打算以共体时艰为由,删减诸王用度。</p>
“父皇这……”</p>
“你不必担心这个,朕删减得多,日后你再恩赏些,一来显得你仁厚记情,二来也能减少国家的负担。”皇帝低声说着自己的打算,太子听簿听着,慢慢的红了眼眶,皇帝这些安排,都是为了他……</p>
太子哽咽的一一应诺,皇帝拍拍他的肩头:“傻孩子,朕要享清福,自然不能丢一堆烂摊子给你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