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河必有渡,在这段近千里的淮河流域的东部,处于汝河之东富波县城的东面,就有着一处古渡口,名为安风津渡口。
华飞转着微凉的佛珠,根据这些地形和袁术的心性,很快的作出了判断与谋划,并迅速的下达了调军命令。
于是数骑快马“哧啦啦”的带着劲风,迅速的自平舆城中奔出,分奔向各个方向。平舆城内外,也随之人喊马嘶之声大作。华飞麾下的各部精兵们,纷纷的在依令而行。
秋九月十六,正杀气腾腾的领着十万大军从寿春直奔下蔡县城的袁术,接到了前方斥候们的回报。
处于寿春之北的淮河北岸重镇——下蔡县城,城上已经是旌旗招展,其总兵力约达两万余人之众。
且在下蔡县城至颍水之间的数百里淮河防线上,还有着东莱虎将太史慈所统领着的四千余精骑们,正在沿江一带虎视眈眈的来回巡视。
袁术闻言“嘶!”的倒抽了一口凉气!他虽然骄狂成性,然而自黄巾之乱以来虽然说他是屡战屡败,但终究不能说他不算是个久经战阵的人。
他自思这下蔡县城南临淮河,本就是个易守难攻之地,而他之所以会往这处来,不外是因为此城地近寿春而已。
且早期的情报上说,此城仅有华飞麾下的一员下将,带着一千精兵和五千屯田兵在此地镇守而已。
像这种离得又近,兵力防守又少的城池,他觉得完全可以迅速的拿下,做为北上汝南三十七县的跳板。
然而他万想不到的是,这华飞竟然像是他肚里的蛔虫一般的,先一步就猜到了他的想法。竟然先他一步的把兵力增加到了两万余人之众,且还派出了骑兵在沿河巡视。
失了先手的袁术恨得牙痒痒的望着北面,好一阵的切齿。正在此时,又有一路斥候们归来,给他带来了富波县城方面的消息。
当袁太听得华飞竟然在富波县城也屯有两万余重兵把守,并且在两城之中的安风津渡口也屯了两千余精兵们镇守时。
袁术就明白了,华飞居然在这两座县城和一个渡口之上都做足了准备,心中不由得暗暗的叫苦!
他久经战阵,自然也知道每逢大军渡河,在士卒们的前头部队刚刚上岸还来不及布阵之时,若是有敌军于此时突然迎头痛击或是由后追击的话,则大军必乱。
这种战术,在兵法上被称之为“半渡而击!”
眼见得华飞有了准备,袁术先是呆滞了一会儿,却突然一手扶剑一手指北方的放声怒骂道:“该死的华匹夫!我誓杀你!”
然而袁术能雄据一方,除了倚仗着先祖的余荫之外,终究也还是有些本事的。他在一番怒吼之后,慢慢的就冷静了下来。
他很快的就指挥着大军们前进到淮河的南岸,面对着下蔡县城开始安营扎寨,并摆出了准备强渡淮河,硬夺下蔡县城的形势。
却暗暗的命大军们束草为人扎棍为腿的立于离下蔡县城稍远的地方,并命败将陈兰领军一万人,驻守于军寨的前方,每日做出准备渡河之势并严防敌军的探子。
而后他自己却在夜色降临后,便命令全军不得点火,悄悄的在夜色中撤出了军寨,摸黑后撤了近十里的路程。
九月十七午后,袁术率领着大军们撤回了寿春。
他心知华飞的精兵不足五万,又分兵拒守于他,乃随即命令快骑出城,火速前往临近安风津渡口的霍丘县城,却通知霍丘令马上着手准备好渡河的工具。
而后他亲领着全军们再次出城,一路潜行的迅速向着华飞防守的弱点,只有两千精兵镇守的安风津渡口急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