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远东王> 第四十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1 / 2)

 听着身边的江晓提到潘世凯,韩东也是微微一怔,将近半个月了,还没有潘世凯的消息,确实是让韩东有些诧异,不过,韩东却是知道潘世凯的办事能力的,所以,也只能够慢慢的等了。</p>

韩东看着面前的江晓,慢慢的说道,“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吧,毕竟这岭南地区还是有些路途遥远啊。”</p>

江晓点了点头,看着面前的韩东,然后慢慢的说道,“统领,以后我们怎么打算?”</p>

韩东慢慢的思考了一会儿,看着面前的江晓,接着说道,“我们是要挥师东进,齐阳所部也要挥师东进,两路大军东进,直接冲破那边的防线,到时候,再给他们来一个釜底抽薪,估计联军可就真的要完了。”</p>

江晓笑了笑,看着面前的韩东,说道,“我们现在的部队还是有一些少,而且,近卫军士兵的加入也是有一些不够,这样会不会有些太过于冒险了?”</p>

韩东则是慢慢的摇了摇头,看着江晓,说道,“我们这边但求无过便是了。最主要的是齐阳所部兵力,只要他们能够顺利的东进的话,我们这边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了,而且,你还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用到。”</p>

“什么?”江晓看着面前的韩东,有些诧异的问道。</p>

韩东则是轻轻的笑了笑,说道,“秦宁、张光所部的水师孩子啊沧州那边,只要我们的水师出动,南边的那些扬州啊、江宁啊、镇江等地可就是我们的探囊之物了。而且,我们后面还有完颜部的骑兵,关键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出动,这样,中线便不用太愁了,不管是谁主攻中线,我们都可以高枕无忧了,关键是看我们怎样挥师东进了。”</p>

江晓笑了笑,慢慢的想着韩东所说的计策,东进确实是一个好计策,而且,东面的水师也的确还没有出动,到时候这部分水师出动,配合陆地上齐阳五德营士兵的东征,水路加工,这长江一带可就很是轻松了,而且,现在那边还没有过多的兵力,这样的大好时机,可就真的是千载难逢了。</p>

想到这里,江晓看着面前的韩东,问道,“王爷,我们从那边突击?”</p>

江晓问的这个问题倒是让韩东有些犹豫了,这河东这边东进的话,估计会直接大乱魏翔所部的计划,而且,如果在河东东进的话,罗明亮所部的东来,那就是可有可无的了,说不定,韩东所部还会直接和那些联军士兵西进的部队撞上头,所以韩东还是有些犹豫。</p>

这个时候,原本走在前面的邹春感到这边,看着这里的两位,有些拆的问道,“你们这是再商量什么呢?”</p>

江晓也没有保留,直接和邹春大致的说了一遍,而邹春则是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不用考虑,既然这河东这边走不成,那我们干脆随着齐阳所不得五德营士兵东进。”</p>

“过秦岭?”韩东有些诧异的看着面前的邹春,疑惑的说道,“这齐阳所不得五德营刚刚过去,我们就在后面紧随,是不是有些不合理啊?”</p>

邹春则是直接摇了摇头,看着面前的韩东,说道,“过秦岭之后,我们两路大军并排前行,到时候遇到什么大困难也好解决啊,再者,如果到时候这潼关城有什么困难的话,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东进,另一路包抄潼关城外的那些联军的背后,切断粮路,腹背夹击,不愁这潼关城外的联军士兵不败!”</p>

“对呀,如此一举两得计策,也亏得老邹能够想得出来。”江晓立刻附和说道。</p>

韩东仔细的思考了一番邹春所说的计策,如果就这样比较一番的话,也确实是一个好计策,如果在这边就直接东进的话,不仅有着黄河天险,还可能遭遇到前来这边的联军士兵。古语有云,隔山容易隔水难,爬山容易涉水难,所以,韩东还是比较倾向于此时此刻邹春所说的计策。</p>

韩东对着邹春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这样定了。不过,还有一点,老邹啊,你还是去潼关城坐镇吧,毕竟那边只有乔俊成他们这些晚辈,我还是不放心啊,在秦岭那边防守的两万士兵你也可以直接带去,留在潼关,不过,我确实有言在先,如果这潼关城有所损失的话,军法从严,可绝不姑息。”</p>

邹春无奈的笑了笑,看着面前的韩东,信誓旦旦的说道,“放心吧,王爷,有我在,这潼关城能丢吗?”</p>

邹春说着,便看着面前的江晓说道,“你也要好好保护王爷的安全啊。”</p>

“好了,好了。”韩东看着面前的两个人,然后转头看着江晓说道,“立刻给罗明亮下达命令,即刻东来蒲州,莫要有所犹豫。”</p>

江晓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说话了。</p>

整个队伍继续向着南方前进,不过,速度确实增加了不少。</p>

烈日炎炎的夏季,整个陕西这边还是比较炎热,一行人行驶在这样炎热的环境之中,却是丝毫没有过多的抱怨。</p>

</p>

整个中原地区一时间也陷入到了僵局,潼关城那边处于僵持状态,而定北行省南部的冀州那边魏翔所部黑骑军与前来进攻他们的鲁王所部也成了僵局。</p>

除开这些,其他部队却在秘密的调动着,韩东所部和齐阳所部向着秦岭那边悄无声息的行进着。原本守候在秦岭地区的两万人的部队也慢慢的向着潼关城移动着。</p>

位于西凉地区的罗明亮所部自从接到韩东的命令之后,也便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向着东边陕西行省的蒲州赶了过来。</p>

边军这边势力变动如斯,与此同时,联军士兵那边也开始慢慢的变动着。随着刘希义所部皇汉王朝的兵力的参战,原本与北边边军魏翔所部黑骑军对峙的鲁王陈世忠所部已经慢慢的从黄河南岸撤离,向着河东行省快速的前进。</p>

而刚刚加入联军势力之中的皇汉王朝刘希义所部士兵十万人也慢慢的从汴京城附近向着黄河南岸原本鲁王陈世忠所部防空地区赶去。与此同时,在黄河北岸属于刘希义所辖地区的大名府地区的士兵也慢慢的调集了过来,等待着刘希义的命令。</p>

虽然一连将近十天的时间,整个中原地区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冲突,可是平静的下面却是暗流涌动,时刻可以看见那些波涛翻滚。</p>

不过,这十多天对于潼关城里面的乔俊成来说却是有喜有忧,喜忧参半。</p>

最近的一封信是骁骑军统领邹春在长安府发过来的,信上所说统领邹春将在三天之内感到潼关城,并且带来了原本守候在秦岭地区的两万骁骑军士兵。</p>

不过,忧愁的却是这十天左右的时间,整个潼关城却不再下雨了,天空之中的那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晚上一晚上好不容易淋湿的地面,第二天中午时分便已经有所变化,将要重新变得干燥起来。</p>

这样的局面使得乔俊成的心中有了一些后怕,已经河对面的那些联军士兵将近一个月没有战斗过了,不过,眼看着地面上的那些自己所部一手制造出来的泥泞路面马上就要重新的归于干燥,乔俊成就知道面前的那些联军士兵应该就在最近的几天之内将要发动最新的攻击,希望这一次的攻城阵势不要太大。</p>

三天过后,邹春所部终于赶到了潼关城,随着邹春所部的到来,整个潼关城里面的那些士兵、府兵以及民夫们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庆贺这援军的到来。</p>

而邹春也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召集了潼关城以及最新带来的骁骑军的各个镇统等将领开始讨论最新的守城之策。</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