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前奏曲?
何深愣了一下,看着前面写的那个专精级,还有那个消耗两个专精级作品,换另外一首专精级作品成为大师级,目光不免有点复杂。
首先是这个升级,肯定是不能升级的,因为肖邦的前奏曲和其他的前奏曲不一样,肖邦的前奏曲并不是那种单独的,只是作为一个引子的存在。
肖邦的这一套前奏曲,是完全按照音律中五度循环圈的方法写作,从一开始的c大调开始,走到关系调性a小调。
然后从a小调,继续往上走,来到了c大调的五度音,g大调上,g大调之后便是它的关系调性e小调。
如此循环往复,一直走到最后的d小调,从升音系列一直到降音系列,走完全部24调性,全曲结束,一共24首。
这24首作品关系极为的精密,加上其中还有许多的调性只有20多个小节,所以你甚至可以将其全部视为一首作品。
这24首前奏曲以一个极为精妙的乐思为中心,进行构建,将其展开,但是这些乐思并没有做纯粹的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开。
只是依靠着肖邦的情绪与感情,做着极为复杂且惊人的变化发展。
所以,是绝对不可能拆开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去换其他的作品变成大师级的。
那么那剩下来,作为单独存在的三个作品呢?
何深将自己的目光看向放在最边上,单独隔出来的三部作品。
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编号op45,no25,为升c小调,22拍,主题为持续的(stenuto),作于1841年,献给eczernicheff公主。相对其大部分前奏曲来说此曲较长,另外此曲基于不变的主题上多作半音移调,使之包括接近全部12种的音调。
降a大调前奏曲,作品编号op45,no26,为降a大调,24拍,起初只题为轻快的急板(prestonleggierezza),作于1834年,赠予pierreolff,于1918年在日内瓦作为前奏曲出版。乐曲短小而曲风明亮。
降e大调前奏曲,作品编号op45,no27)为降e大调,隔壁某大学音乐史教授认为它类似朱塞佩·塔替尼的魔鬼的颤音奏鸣曲,因而也称它为“魔鬼的颤音”。根据自己之前了解到的消息,肖邦当时没有完成此曲,而是将它摒弃,不过那位教授则把肖邦写下的部分进行重现,并进行后续的修改。
这三个作品,倒是可以选择两个抛弃掉,换成一首作品的大师级。
何深大脑内的第一反应,便是选择降e大调前奏区,重现这一首作品,但是很快,他便将这个想法给抛去。
很明显,这个作品就算给自己肖邦的记忆,自己也没有办法将其完善,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残缺的作品。
并且到时候,如果自己演奏的和现代公认版本不符,那群研究音乐历史的人,究竟是听自己的,还是听那些大佬的?
想要让说话声音有力量,那么必须要靠实力与地位,实力自己是有的,但是地位……
何深摇了摇头,将这个选项直接抛弃,看向了第一首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
这个是一个很长的前奏曲,并且不停的变调,接近12个的音调,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选择这个最好。
而那另外一个降a大调,太短,感觉学不到很多东西,何深将其否决。
自己学习肖邦的想法,重点是理解肖邦,然后将他的那种感觉衍生到肖邦的其他作品上,而并非专注于一首作品。
就比如说自己演奏完这四首肖邦叙事曲之后,自己对肖邦的练习曲,还有船歌,奏鸣曲,波罗乃兹等作品,都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