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我是秦二世> 第两百九十章 遴选官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九十章 遴选官员(2 / 2)

怎么能不让这些曾经跟随始皇帝一起东征西讨的大秦老人们心cháo澎湃。

都坐吧看到一众群臣都站在原地,胡亥笑了笑道。

谢陛下

冯老爱卿李爱卿张爱卿孔爱卿胡亥等到群臣都回归原位之后,道。

臣在

冯去疾李由张苍以及孔鲋四人听到胡亥点名,齐齐躬身应道。

四位爱卿朝会之后就赶赴皇家学院,从学院的学子中挑选德才兼备之良才,造册之后奏报于朕。我大秦还有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官吏,这些你等都要放在心上。

臣等遵旨

数十郡无数县治缺少各样官吏,那得有多少人会被提拔皇帝这是已经开始准备发放战后的红利了吗

想明白了这点的大秦朝臣无不用夹杂着羡慕嫉妒恨之sè的眼神看着诚惶诚恐的孔鲋。

皇家学院是什么地方,谁都知道。里面的学子除了少部分的赢氏宗族子弟外,其余大多还是儒道墨法等大秦百家流派之人。

而百家流派去掉医家墨家杂家家等几家不是很注重治国理政之道的流派,其余如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几家,算是占了大多数。

而挑选官吏,如此一来显然也只能从这几家中挑选

那又该有多少原本是一介布衣的寒门学子一跃龙门而成为大秦的正式官吏

启奏陛下,yu要派往各处之官吏是否定要从皇家学院中挑选

冯去疾毕竟老城一些,马上就看明白如此行事的弊端,那些人可是大多都没有任何一点经验的年轻人,能够担得起这么大的重担吗

不必郡守一级之官吏,从朝中官吏中挑选贤良之士。其余县级官吏也可从朝堂之上遴选,然县级官吏还是尽量以学院学子为主。胡亥想了想道。

老臣遵旨

似乎听到殿下群臣的窃窃私语,胡亥继续道:此次遴选之官吏,首选之地为南越以及江南楚地。这乃四位爱卿首要之务,南越之地如何想必诸位爱卿心中已然有数。

此次遴选出的官吏,报备于龙卫府中,由龙卫府负责考核ri常功绩。以一年为期,能者上,弱者下。朕不担心年轻,不担心你出身是否高贵,朕只担心无才之人混入只要真有才能,考核之期一过,入朝又有何不可诸位爱卿可是记下了

臣等遵旨

如今大秦还有众多的郡县没有官吏,从表面上看如今整个神州大地都是大秦的领土。始皇帝也已经划分好了郡县,但是在一的六国叛乱中,其实到如今很多的郡县基本上已经是十室九空。

不用说郡守县令这些负责管理实行朝廷统治的官吏了,百姓都真正的没有多少。譬如陈郡砀郡辽东辽西雁门等等十数个郡县。

光是占领了土地,却没有实行有效的统治和治理,就等于没有占领一样。这一点胡亥早就在考虑。

而南越和江南楚地平定之后,如此众多的郡县又将是要进行一番大的清洗。投诚的官吏也许开始不用更换,但是到后面为了保险起见都是要从朝廷中派遣官吏进行有效的管理。

毕竟,官吏的问题可是影响到朝廷政令的实施,更是会影响到胡亥在平定天下之后一系列大的方针和政策的展开。

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只能先未雨绸缪进行准备。

任用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之人为官,自然会有隐患,但是在前期也只能如此。派往各处的官吏,需要的太多,而仅仅靠从zhong yāng朝廷中抽调,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朝中诸事的运转。更为主要的是,如果都是从朝中抽调,外放为官的官员,必然会带有朝中派系的印记,这些都是隐患。

学院中的学生,虽然年轻,虽然是出身在各个流派而且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年轻,他们出身贫寒,才更有可塑xg。

真的成长起来,反而要比朝中抽调的官员更为可靠和放心。

更何况,皇家学院只是胡亥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称之为染缸的工具。百家流派在胡亥的心中,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不会在存在,他们只能慢慢的按照胡亥的意愿慢慢的在这染缸中取长补短,慢慢的融合,为胡亥培养他想要的人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