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民国战神> 第339章 :疯狂的造船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 :疯狂的造船业(2 / 2)

因为对各种船只旺盛需求,财团正在继续的扩大造船能力。

财团前几年的建设结果,让1921年中华民国的造船能力达到600万吨,而到1922年,造船能力可以达到950万吨。

这是让世界真正无法匹及的的造船能力。

完全就是爆发式的增长。

1921年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吨位可以达到1900万吨,这样的情况下,1922可以2850万吨。

而且最新的船坞,可以制造排水量达到7万吨的大型船只,即能造散装的,也能造集装箱的。

排水量达到7万吨,载重量可以达到6。3万吨上下,而船只越大,所需要增加的推动力越小,节省下来的货仓越大,这样的大商船,除去燃料、水之类的载重,跑一次货,能运6万吨以上的大宗货物。从广东到大连,也就是两天多的时间。

而从北朝鲜的港口到上海,也只要一天多的时间。相当于从上海到朝鲜殖民地,不到三天时间就能跑一个来回。加上货物装卸的时间,也就是4天左右,一年不断的跑,可以跑91个来回,不过有时候也要进船坞维护,一年跑个80次没问题,相当于可以运输480万吨的货物,多跑几次就是500万吨的货运量了,这种7万吨级的商船,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海运神器。而这样一艘7万吨级的商船,所需的船员只有15人。

特别是中华民国现在到处港口都有集装箱装卸设备,并且在那些经济殖民地的港口、火车站都建设了集装箱装卸设备,装卸时间大大节省了下来。

而中华民国与欧洲的进出口贸易则是以散装货船为主,装卸速度慢了许多。中华民国可没有义务将效率高的集装箱体系普及到欧美。

集装箱系统对货物运输效率的提高极大,遮掩让中华民国的码头、货栈上不再是几万工人搬运货物的景象。

现在散装货船也有吊装设备,然后用叉车进行搬运。尽管也需要工人进行体力搬运,但是需要搬运的环节变少了。

要搬运的基本的是搬进集装箱或者搬出来的时候,而且都是从叉车上搬离,或者搬上叉车。

如果是集装箱的话,很多时候都不需要人力搬运。

集装箱系统让中华民国的运输效益有极大的提高,首先是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甚至无须包装,实现件杂货无包装运输,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集装箱运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而且效率也有所提高,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不过集装箱系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投入。

这是一个需要密集资金投入才能够完成的运输系统,如果资本少了,根本就无法完成集装箱系统的建设。

此时的英国也出现了集装箱,不过英国的集装箱比较低级,不过也显现出了一些优势性,并且传到了美国、法国和德国。不过他们的集装箱技术并不成熟,还处于集装箱运输发展的起始阶段。

中华民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则显得比较成熟,特别是配套设备方面。并且在集装箱系统的建设上,中国民族财团投入了巨额资本,在汽车、火车、轮船,甚至是空运方面都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和设备投入。

尽管投入很高,但是回报显然是很高的。就算是现在技术可能使投入更高,不那么容易回本,但财团就会拼命的往里面投入。因为这是一个可以烧钱的项目,可以让高级制造业的规模更大,从而给高级制造业找活干,而不是让老百姓用体力在码头货栈上挥洒汗水。而且在制造过程中,技术会不断的提高,成本会越来越低,也就是相当于交学费,等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效益就会集中爆发出来了。

而扩大高端制造业,则可以让更多的国民转型成为高级制造业工人,收入也有所提高。港口货物装卸所需的工人减少了,那些工人的收入也提高了。

节省下来的工人,可以投入其他行业的生产。当大量劳动力的个人产值提高后,也就能带动其他劳动力的个人收入,从而一定程度上的共同富裕。不过中华民国还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存在矛盾。

但是矛盾又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这种矛盾就是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以及贫富差距只见的矛盾。但矛盾比较缓和而又存在的时候,就会产生强大的推进力。而矛盾剧烈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就会像当初的沙皇俄国一样,出现革命浪潮。

中华民国如今提高工人待遇,而且成立公会保护工人权益,使得工人在公会的保护下不会被资本家肆意盘剥,矛盾处于比较缓和的层面。加上此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扶贫政策,以及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在财富分配上还算比较公平,所以矛盾并不剧烈。

财团的存在,也能让民众日子越来越好。

后世美国人之所以抗议华尔街资本家的贪婪,无非就是美国国际财团不再将钱带回美国,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以万亿计的资金滞留在美国境外不再返回美国。

这样的情况显然很正常,美国财团是国际资本财团,尽管美国是其大本营,但未必一定要汇入美国。这些资金完全可以汇入其他受国际资本控制的国家,美国如果完蛋了,国际资本也可以扶持另外一个国家崛起。

中国民族财团则是不同的,中国民族财团是有国界的财团,在海外的投资收益基本上都是汇回中华民国。

在那些经济殖民地的盘剥所得,都是带回中华民国,让中华民国的老百姓能享有这些利益。

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在1920年已经享受到了那些经济殖民地的盘剥果实,首先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从朝鲜、越南进口的轻工业产品。

同时享有到了朝鲜、越南、高棉、暹罗、印尼等地进口的农产品,还有大量的渔产捕捞之后是运到这些国家,用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后再运回中华民国的。市场上的渔产是这一年中华民国老百姓可以大量低价享有的美味。

这个年头的渔产资源太丰富了,很多渔产价格都很低。

另外那些经济殖民地还向中华民国输出了很多女人,让中华民国的那些光棍们有了解决光棍的出路。

中华民国甚至出现了一些公司在那些经济殖民地国家物色妙龄少女,然后找国内的光棍、富豪做媒。或是直接把人带回中华民国,然后介绍给有需要的群体,然后收取一笔费用,实际上就像是卖到一样,只是双方都你情我愿。

很多脏活累活,现在也开始由那些经济殖民地的人去做,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已经不需要从事那些产业了。

尽管从那些经济殖民地进口的轻工业产品在财团的垄断下,进口前的价格和进口后的价格上涨许多倍,但是却让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可以从事更高级,或者更多的建设活动。收入并没有减少。

尽管很多轻工业工厂搬迁导致很多妇女失业在家做家庭妇女,不过家庭妇女在和平年代是有重大意义的。家庭妇女在和平时期担任着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的责任。而在战争时期,这些家庭妇女却可以动员到工厂中。

实际上很多流水生产线上,依旧是先招妇女。没什么文化的男人,则到工地上去做工,支撑遍地都是建设活动。

因为大量的建设活动,中华民国这个时候就像是一个大工地。

年末这些工地基本上都停了,不过还是有很多重点工程的工人来年都没回去过,也就热情高涨的奋战在工地上。

此时中华民国的崛起令人振奋,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建设热情极高。

那些重点工程,无非就是钢铁冶炼,以及一些水利、电力设施,以及军舰制造和重要道路建设。

大部分工人还是好好的过了一个年,年末拿着一年劳动下来的积蓄,在市场上展开大量的消费活动。

那些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和销售业在年关也是最忙碌的。

而城镇化的好处就是,铺货容易许多。

货物只要大量供应到那些城镇就能覆盖大部分的人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