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拣宝> 第880章 神不知鬼不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0章 神不知鬼不觉(1 / 2)

 : 今天的第一更,求月票支持啊。

这是什么时代的明光铠

打量片刻,王观也有些好奇道:我记得明光铠在唐代最富盛名,不过东西在唐代之前,好像早就已经有了。

从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吧。

覃老先生笑呵呵道:他们给我看了照片之后,我就查了些资料,发现在三国曹魏时期,就有了明光甲的记载。至于实物证据,却是在南北朝的北魏年间出土的一些武士陶俑,它们身上就穿着这样的明光铠。

不过小友你也说得很对,到了唐朝时期,明光铠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只是工艺太复杂了,根据史料记载,制造一副铁甲,需要将近两百天,修理一副盔甲,则需要四十一个匠人。

说话之间,覃老先生十分感叹:由此也知道,明光铠的生产已经有些流水线的意味。可惜经过了五代十国之乱,宋朝兴文抑武,除了初期的高官武将或许还有一具明光铠以外,到了后来东西逐渐失传。或者说是朝廷有意识地忽略,自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这也是常事了。

王观轻微叹道:秦代的青铜战车弓弩,汉代的环首刀装甲骑兵,唐代的明光铠,以及赫赫有名的唐刀。能在历史上留下诺大声名的,无一不是当时最厉害的战争兵器。可惜这些东西,总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失传,只留下让世人景仰的传说。

好端端的,感慨这个做什么。俞飞白随口道:我觉得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弄清楚这件铠甲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东西更好。

说的也是。

王观释然,随即笑道:既然覃老先生研究过明光铠,那么应该心里有数吧。

呵呵,有一点心得。覃老先生立即笑道:其实你们也应该能够猜测得出来。唯有在明光铠工艺最精湛的唐代,才有可能制作出这样精致而又实用的甲具。

据我所知,唐朝明光铠按年代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五型。覃老先生细数起来:隋末的胄甲初唐的胄甲盛唐的胄甲中唐的胄甲,还有晚唐的胄甲。每个时期铠甲大致相同,但是也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别。

什么差别

众人自然好奇的探问起来。

这个不好说。覃老先生摇头道:这个要看头盔,以及身甲护肩的纹饰变化。每个时期都有细微的变化,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

没事,你只要告诉我们,这件铠甲是什么时期的就行。俞飞白饶有兴趣道:早就听说唐代明光铠的盛名了,平时倒是见过复制品。真正出土的实物也曾经有幸目睹。就是比较破烂,不像这套铠甲这样齐全,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

是啊,像这样完好的明光铠,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了。覃老先生仔细检查铠甲每一个细节,甚至连每块甲片都没有错过,用手仔细触摸确认之后,这才心满意足道:我觉得东西应该是盛唐时期的铠甲。

有什么根据吗俞飞白好奇道,其他人的反应也差不多。比较专注的聆听。

与此同时,覃老先生也兴致勃勃的解释起来:我归纳一下吧,其实也比较容易分辩。初唐的铠甲,由于经济处于复苏阶段。铠甲造型比较简单,然而到了盛唐时期,由于当时的富裕社会风气使然,铠甲自然偏向于华丽。

这件铠甲明显就是这样。细节非常精美考究,已经不是着重体现铠甲的厚重威风了,而是展现一种高贵雅丽的气息。以便衬托披甲人的身份地位。

说话之间,覃老先生沉吟道:这类铠甲,华丽有余而威武不足,我觉得应该是宫廷守卫部队将军的遗物,而不是征战沙场猛将的东西。

有道理。王观若有所思道:我记得听谁说过,在战场中不能穿得太华丽,不然的话肯定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

众人纷纷点头,毕竟在战场穿着得太鲜明了,简直就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不仅引人注目,而且更是显而易见的靶子,不打你打谁

看一下,应该有铭刻的。

适时,覃老先生在铠甲内部翻找起来:唐朝有专门制作盔甲的部门,好像叫甲坊署,另外有个北都军器监,也设置有这样的兵工厂。不管是什么作坊,反正类似铠甲之类的东西,在古代那是属于高级军用物资,肯定会有编号。

没错。

王观点头道:古代的盔甲弩弓,就好像现代的枪支弹药一样,民间不能私自制造。一但发现谁敢私藏盔甲,朝廷肯定视为谋逆大罪,杀头是轻的,灭门也很正常。如果私藏的数量很多,直接诛族也没人敢吭声。

这是当然。

覃老先生点头笑道:不过你说的是元明清时期,在唐代没有这么严重。私藏一两件的,最多是杖责流放而已,只是数量多了,肯定也要被腰斩杀头。

可见无论古今,都是一个德性。俞飞白微微撇嘴,忽然伸手示意道:我觉得铭刻可能在腹甲内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