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197章:苏亦被历史博物馆借调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7章:苏亦被历史博物馆借调了(2 / 2)

再一次,让苏亦想起来,民院的牛人,从民族所坐公交到北大就背完波斯语语法部分的语言天才。未名湖区域的文物,大家从南面开始,再到西面,接着是北面,最后就是东面,东面标志性的建筑物就是第一体育馆。

至此,未名湖区域的文物都给他们逛一遍。至于博雅塔,大家都自动跳过了。

在宿白先生的古建课堂上,苏亦讲的东西都超纲。那课堂笔记整理出来,就是非常丰富的资料。

然而,燕园那么大,不只有未名湖区域,要划分区域的话,还有西校门区域、燕园南区、燕园北区、燕园西区、燕园东区?好吧,燕园东区只有一个燕东园。

这是一个持续很长时间的图书编著工程,同学们基本上只有周末的时间参与其中。

而且,往后的时间,这项活动也要分组了,这是编著系列书籍最常用的方式,不同的历史朝代交给不同的学者来完成,最后由编辑组稿。

苏亦也开始分配任务。

王讯一个组、张新一个组、蒋祖隶一个组、此外黄莺歌一个组,除了黄莺歌之外,另外三人都是古建保护协会的骨干,理应起到带头作用。

而黄莺歌领一组也是应该的,作为一个学生团体,而且还是一个全校规模的学生团体,不应该局限于他们考古专业两个版,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加入其中。

就算短时间内,都局限于历史系,但未来肯定要呼吁其他院系的学生加入其中。

这个方面由黄莺歌这个学生学习部的部长来负责,再合适不过。要论组织能力,这姑娘当会长都没有问题。

最后一个组由他来负责,嗯,他负责燕东园这一组,全组只有他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组。

原因很简单,他每一个周末都需要跑燕东园,前段时间还手绘了大量燕东园建筑素描图,到时候,配合上他拍摄的照片,图像资料就非常丰富。

他编著的燕园文物史,肯定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要着重表现出考古人偏好,图文并茂。

所以,能供提供图片的,全部提供图片,到时候印刷问题再慢慢考虑。

反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把一体逛完之后,等苏亦分配任务分组的时候,王讯还说,“小师兄,你说咱们能不能在元旦之前,把全部资料都整理出来啊。”

“不需要那么着急,慢慢来,能够在开学之前把这块搞定就行了。”苏亦说道。

“为什么是开学之前?”张辛问道。

黄莺歌帮忙解释,“小师兄应该是想要趁着下一届新生来之前完成史料的编撰,到时候,不管是招新还是呼吁新生保护燕园古建文物都方便很多了,是不是?”

苏亦点了点头,他的想法跟黄莺歌不谋而合,差不多就是这样。

至于向全国各地去宣传燕园文物的重要性,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估计很少有出版社出版他们这书,就算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书销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主要是太偏门。

当然,能够出版肯定是最好的。

每卖出一本,对于燕园文物都是一个极好的宣传,这东西积少成多,长年累月下去,说不定就会成为经典呢。

毕竟对北大向往之人,可不在少数。

当然,要论传播效率来说,文字资料肯定没法跟视频资料相比较。

这年代,没法给这些文物拍摄视频资料了,原因很简单,条件不允许。

前世,有一部专门拍清华的电影叫《无问西东》,那么有没有专门拍北大学子的电影呢?

暂时没有。

但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却有大量的取景地是在北大燕园。

苏亦他们逛过的这些东西,这部电影画面里面都过一些呈现。

不全,但,拍得挺美。

电影导演的对镜头美感的呈现,是可以一头扎进观众的心间,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不过老俞曾经说过,他没有电影里面的成东青那么猥琐,至少在追女朋友这事上,没那么猥琐。

电影里面,成东青第一次认识杜鹃,哦,不,是苏梅,他俩在图书馆里面认识的画面挺有趣的。

这挺符合苏亦现在所在的年代,所呈现出来的东西。

电影里面把时间背景放在80年开始,因为这一年,老于考了三年以后,终于考上北大西语系了。

现在已经1978年十二月份了,很快,1979年就要到来了。

距离电影里面所拍摄的年代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因此,电影出现了大家熟悉的北大三角地,除了好一些北大的角角落落,当然,大部分都是模糊点的景色,虚景,快速切换镜头,因为没法实拍,实拍了,哪里还来得八十年代的北大范围啊?

除非全程用特效。

刨去这些不说,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有一种女生,还没等你开口,她就已经把你拒绝了。

估计是因为这点,老俞才说他没成东青那么贱。

哈哈。

一想到这,苏亦就乐。

不过电影里面通连的美国梦,八十年代,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毫不吝啬掩饰自己对美利坚的向往了。

等77级北大的学还说呢刚毕业,他们这届学生,肯定会有不少人去美国留学,去追寻他们的美国梦。

嗯,在这个方面,历史系或者说考古专业,相对来说机会就少一些,想要美国留学,不容易。北大考古专业大规模去美国留学好像还是张光直任职北大兼职教授以后。

电影里面呈现出一张让人感觉极为荒唐的一幕,一个北大西语系讲师跑去美国留学被拒签,还三番五次被拒签。

这也是年代的产物了。

前世,想要回北大西语系教书,就算你是哈佛的博士都不一定好使。

甚至,在电影结尾,最应该高潮的部分,也并没有那么的令人兴奋。

想要获得没人的尊重,不是要去索求别人尊重,而是要让别人不得不尊重你。

但故事成东青在美国人面前装逼,背下法律条文,却挺让苏亦印象深刻的。

这家伙说自己的从中国坐飞机到纽约,就把这书给背完了。

再一次,让苏亦想起来,民院的牛人,从民族所坐公交到北大就背完波斯语语法部分的语言天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