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085章:新来的室友脾气有点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5章:新来的室友脾气有点狗(2 / 2)

为自己子女的事情都从来不找学校的胡国瑞找到当时的校长刘道玉,请学校出面与新疆方面协商,将易中天调回武大任教。

而刘道玉校长是怎么协商的?

在刘道玉的争取下,武汉大学与新疆方面作了一次交换,用5个本科生,换取易中天留在武汉大学任教。

就是不知道前世,北大用什么样的方式留下马世昌。

或许也不用如此困难。

因为北大跟敦煌的关系历来很好。

当初,马世昌之所以去敦煌,就是因为宿白先生曾带他们去敦煌实习。

敦煌常书鸿所长顺势向北大考古专业求助,宿白先生才让毕业后的马世昌分配到敦煌。

这种情况下,马世昌真要走,或者说马世昌毕业以后,北大留人,敦煌不可能不放人。

再说,这个时候,樊锦诗先生已经担任敦煌的领导职务。

这也是为什么樊锦诗先生不考研回北大的原因,敦煌那边需要她支持日常工作。

这种情况下,敦煌就更不会留人。

因为马世昌一句话,苏亦脑海就把对方日后可能遇到的阻碍给推演了一圈,最后结果是喜人的。

所以,马世昌考研回北大,带薪求学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于刘立言,他的情况苏亦就不太清楚了。

刚才对方进入宿舍的时候,苏亦还没能第一时间把他认出来。

不过他跟刘立言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

之前,他们复试签到的时候,因为提早到复试现场,当初他们北大历史系八个前来参加复试的研究生都聊了一段时间,也相互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显然刘立言对年仅15岁的苏亦印象非常深刻,至于苏亦,他却把对方给忘了。

毕竟对方学的世界史,跟他的专业差的有些远。

然而,他的导师张芝联教授,就出名了,北大世界史的权威,或者说国内世界史的权威,尤其是法国史研究,可以说得上是第一个人了。

张芝联是公认的法国史专家,1979年同全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同行创立了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法国通史,以翔实的资料、独到的见解、新颖的体系赢得了诸多专家的赞誉。19年出版专集从高卢到戴高乐,收集了他有关法国历史、中法关系、法国大革命、法国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荣誉奖。1983年他被选为法国革命史国际委员会理事。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在研究法国人权宣言的基础上,基于国际上人权问题的复杂状况,张教授于1989年初在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首次提出研究人权问题的必要性,并主持承担了国际关系中的人权问题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从历史、理论、实践三方面来研究人权问题。1989、1991年,研究会两次组织了国际人权问题研讨会,编辑出版了人权问题专辑和国际人权纵横一书,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几十年来,张教授多次到法、美、英、德、意、荷兰、瑞士、日本、前苏联等国访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带回有价值的史学信息和图书资料,也向国外同行介绍中国史学的研究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18世纪研究会会长,5年来经常出席国际18世纪研究会理事会和关于启蒙运动的研讨会。自1986年至1998年,还连续当选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

就算是苏亦这样的世界史门外汉,也都听说过张芝联先生的大名。

对方能够拜入张芝联先生的门下,实力毋容置疑。

至于他的具体来历,就等待日后慢慢了解了。

唯一让苏亦疑惑的是,对方怎么就成了他的室友。

随之一想,苏亦就释然。

他们都是历史系的研究生。

而今年他们考古专业只有三个男的。

除了苏亦之外,就剩下马世昌、姚华山俩人,宿舍又是四人间,对方当他的室友,也很正常。

然而,事实证明,苏亦想多了。

因为宿舍最后一个室友出现的时候,并不是姚华山,而是一个叫王凯旋的研究生,同样也是世界史的。

这一下子,就好玩了。

跟刘立言的高瘦文弱不一样,王凯旋人如其名,宛如一名凯旋的战士,体格健壮,身材挺拔,整个人一米八多,这个年代,一米八的大高个,其实并不多见,就算是北方的汉子也是如此,因为粮食有限,营养跟不上,从小营养不足,很难长个,就算大高个,也都是双眼凹陷,大多数都是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后果,这哥们,也差不多,显然,这些年,过的也并不好。

不过能长这样的个头,要不是基因太优良了,那就说明小时候,对方的家境还是很不错的。

细细一想,好像也没啥毛病。

这年头,学世界史的,都不是普通人。

要是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个底气选择世界史。

比如,刘立言,他要不懂法语,怎么敢跟张芝联教授学法国史。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那么多学术译本。

要学世界史,是要外国文献的。

不会法语瞬步难行。

也可能是刘立言,当初就是读法语专业的呢。

不过要真是对方是法语系出身,第一个选择应该是北大西语系而不是历史系。

跟平平无奇,毫无特点的刘立言不同,苏亦对王凯旋是有印象的。

对他的导师也不陌生。

因为这哥们,也是学世界史的,而且还是研究法国史的。

不用想也是师从张芝联。

这样一来,就热闹了。

苏亦跟马世昌都学考古的,师从宿白先生,刘立言跟王凯旋都是学世界史的,师从张芝联教授。

这也太过巧合了吧。

这个时候,马世昌才解释,“也不算是巧合,是咱们北大历史系的师长有意安排的,就是想让咱们可以彼此学习,开阔一下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里面。”

苏亦点头,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

比如,王凯旋,这个家伙就直接吐槽,“这就是乱弹琴,我们俩都是学法国史的,又不是学中国史的,跟考古专业有什么交叉的地方?难不成,你俩还要学法国考古?或者是会法语?”

刘立言听到这话,有些尴尬,劝说,“凯旋,可不能这么说,咱们取长补短吧。”

苏亦却眯着眼睛,望向王凯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质疑我们水平不够,不懂法语,不配跟你在住一起?”

王凯旋耸了耸肩,一脸无所谓,“我不是质疑,这就是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